[实用新型]金针菇切根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6829.6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1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月仙;骆伏海;万松;杨碧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5 | 分类号: | B26D1/15;B26D7/06;B26D7/32 |
代理公司: | 福州领湃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7 | 代理人: | 郑翰伟 |
地址: | 355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针菇 切根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切根机,包括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传动轴锯片,电机和压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金针菇的切根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金针菇切根操作的自动流水线作业,相比传统的人工切根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适用于小规模的金针菇切根工序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针菇切根机。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0212410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金针菇采收切根一体机,其结构是通过搬运机械手采收多个菌筐内的金针菇,置于金针菇输送线上,最终通过切根机构切掉根部,该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小规模的菌菇切根加工。
对于小规模的切根加工,为了考虑成本,更多采用人工切根的方式,人工切根的方式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工人容易产生疲劳,为了加快加工速度,容易使工人手部切伤。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小规模的金针菇切根使用的金针菇切根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效率高的金针菇切根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针菇切根机,包括:
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水平设置;
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平行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二输送带的上带面与第一输送带的上带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输送带与第一输送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输送带的长度小于第一输送带的长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始端与第一输送带的始端平齐,所述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的线速度相同;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位于第一输送管带的上方;
锯片,所述锯片连接于传动轴的一端,所述锯片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
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额另一端传动连接;
压辊,所述压辊通过轴承同轴套接于传动轴,所述压辊位于第一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宽于第二输送带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的间隙宽度为1-2cm。
进一步的,所述压辊的圆周面设有弹性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材质为海绵或橡胶。
上述金针菇切根机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或机械手将金针菇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上,即金针菇的根部位于第二输送带上,头部位于第一输送带上,金针菇由同步移动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带动下向前输送,当金针菇输送至锯片所在位置时,金针菇的头部受到压辊的挤压,利用压辊和第一输送带的共同作用下压紧,同时金针菇经过电机带动旋转的锯片将金针菇的根部切断,根部经由第二输送带继续向前输送,可在第二输送带末端的下方设置收集箱,使切下的金针菇根部自动掉落至收集箱收集,而金针菇的头部经由第一输送带输送至下一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金针菇切根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实现金针菇切根操作的自动流水线作业,相比传统的人工切根操作,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安全性,适用于小规模的金针菇切根工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金针菇切根机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金针菇切根机的主视图。
1、第一输送带;2、第二输送带;3、间隙;4、传动轴;5、锯片;6、电机;7、压辊; 8、金针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6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导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厂吊装冷油器端盖板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