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窑的固废处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897929.0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3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李志强;轩红钟;汪克春;周金波;张宗见;邢超;项佳伟;王其辉;刘守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20;F23G5/4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何全陆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处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窑的固废处置装置,其结构为阶梯炉(5),阶梯炉(5)的上平面设置固废危废下料口(6);阶梯炉(5)的前侧面设置三次风分风口(8);阶梯炉(5)的后侧面与窑尾分解炉(3)连通;阶梯炉(5)的下表面为阶梯形,该阶梯形的倾斜方向是从三次风分风口(8)到窑尾分解炉(3)方向,由高到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窑尾分解炉旁增设一套固废危废处置装置,在固废危废进入烧成系统前进行预处置,减小固废危废对烧成系统的影响,同时提高固废危废的处置能力,实现固废危废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领域,涉及固废危废处理及回收技术。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窑的固废处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用阶梯式煅烧装置,属于固废危废处置技术领域。借助水泥窑外固废危废处置装置,延长固废危废窑外煅烧分解时间,降低固废危废中的水分,减小对窑煅烧系统的影响,同时,充分利用固废危废的热值,实现固废危废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持续增长,其中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增长7%,城市生活垃圾每年增长4%。2015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32.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50%左右;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已达到50亿吨,综合利用率54%,对建材产业而言,废弃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是建材资源的“金矿”。
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内的物料温度在1450℃~1550℃,窑内的气体温度更是高达1700℃~1800℃,利用水泥窑中的高温、碱性物料多等一系列特点,将工业固废作为水泥原料进行消纳、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对需要以焚烧方式处置的废弃物转由水泥窑来协同处置,越来越得到环保界的认可。
国外发达国家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具有安全、环保及经济性特征,是废弃物的有效处置途径之一,《巴塞尔公约》中明确,水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协同处理方法已被认为是对环境无害的处理方法,即“最佳可行技术”。
2014年5月6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国家能源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指出: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及产业废弃物,可促进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通过协同资源化可以构建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企业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推动水泥等传统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实现绿色化转型,树立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的良好形象,实现企业与城市和谐共存。
现有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泥窑处置固废危废主要采用两种煅烧方式:一种为配伍后的固废危废通过泵送入回转窑;另一种为将配伍后的固废危废直接送入分解炉。
以上两种方式均可以将固废危废送入高温区进行煅烧,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因固废危废水分高,固废直接掉落在煅烧设备的某处集中燃烧,导致局部高温结皮;
2、固废危废成分不均匀,导致分解炉产生后燃烧现象,导致系统CO波动;
3、固废危废分散不好,影响熟料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泥窑的固废处置装置,其目的是减小固废危废对水泥窑煅烧系统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897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理水垢的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 下一篇:一种中医妇产科用熏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