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趋缓耐磨损的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02397.5 | 申请日: | 202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9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新;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85 | 分类号: | B04C5/085;B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市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趋缓 耐磨 衬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趋缓耐磨损的衬套,它属于碳化硅技术领域,安装于旋流器溢流管内,包括由碳化硅材料一体加工成型的锥管段、小直管段和大直管段,所述锥管段的中心线、小直管段中心线和大直管段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锥管段的锥角设为10°‑20°,所述小直管段一端与所述锥管段的小径端连通,外排的物料经所述锥管段的大径端进入溢流管内,通过所述锥管段的内锥面实现外排物料的聚集,提高物料外排的速度,避免物料在所述锥管段内堵塞,所述小直管段另一端与所述大直管段连通,所述小直管段和大直管段之间的内径骤变,利用小直管段和大直管段之间内径的骤变,极大地降低排出物料的速度,可实现物料的平稳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趋缓耐磨损的衬套。
背景技术
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具有一定密度差的液-液、液-固、液-气等两相混合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行分离。当待分离的两相混合液以一定压力从旋流器周边切向进入旋流器内后,会产生不同的离心力而两相分离,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采用在旋流器内增加衬套的方式提高旋流器的使用寿命,但是由于流体物料在外排过程中直接冲击溢流管一端,极易造成物料进入溢流管与衬套之间,影响衬套的安装效果,进而影响溢流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当溢流管内外排物料流动速度较小时,极易造成溢流管的堵塞,当溢流管内外排物料流动速度较大时,极易造成物料的喷溅,影响外排物料的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趋缓耐磨损的衬套,既可以利用锥管段实现外排物料的聚集,可促进溢流管内物料快速外排,又可以利用小直管段和大直管段之间内径的骤变,极大地降低排出物料的速度,可实现物料的平稳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趋缓耐磨损的衬套,安装于旋流器溢流管内,包括由碳化硅材料一体加工成型的锥管段、小直管段和大直管段,所述小直管段一端与所述锥管段的小径端连通,所述小直管段另一端与所述大直管段连通,所述锥管段大径端外侧面设有与溢流管端面相配合的外密封机构,所述外密封机构一侧设有与溢流管内壁相配合的内密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外密封机构设为固定安装在所述锥管体上的大环台,所述大环台与锥管段一体加工成型。
优选的,所述内密封机构包括若干条固定安装在所述锥管段外侧面的内环台,相邻所述内环台相互平行,所述内环台与与锥管段一体加工成型。
优选的,所述内环台设有两条。
优选的,所述小直管段一端伸入所述大直管段内,所述大直管段内的所述小直管段外壁与大直管段内壁之间形成凹槽。
优选的,所述锥管段的最小内径不小于所述小直管段内径,所述大直管段的内径不小于所述锥管段的最大内径。
优选的,所述锥管段的中心线、小直管段中心线和大直管段中心线相互重合。
优选的,所述凹槽深度设为1-5mm。
优选的,所述锥管段内锥面与所述小直管段内表面之间设有圆弧面过渡连接。
优选的,所述锥管段的锥角设为10°-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锥管段实现外排物料的聚集,利用小直管段与大直管段之间内径的骤变,可有效降低外排物料的速度,可有效避免外排物料因流速过大形成喷溅造成物料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大环台与溢流管端面抵接,实现溢流管与衬套之间的外部密封,通过内环台与溢流管内壁抵接,实现溢流管与衬套之间的内部密封,通过平行设置的两内环台实现内环台与溢流管内壁之间的两次内部密封,采用多层密封的方式,可有效杜绝物料进入溢流管与衬套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致达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023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的碳化硅换热器套筒
- 下一篇:一种具有水收集功能的喷水织机用防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