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05440.3 | 申请日: | 202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嘉寅;王永海;闵兆淼;弭光超;梁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桥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致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21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 预制 叠合 施工 吊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宽度小于壳体宽度,所述连接座一侧阵列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吊绳连接的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长度的预制叠合板调节滑块之间的长度,从而调整绳索与预制板之间的角度,进而减小吊运预制板发生晃动的角度,达到稳定吊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调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户外作业供工作人员使用的临时住房通常是由多个组件组装而成,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将所有组件共同送到目的地后,再将这些组件组装起来或采用提前组装运输到目的地后通过吊装取下移动房,其中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房屋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起重机吊到施工人员所需的位置进行安装,现有的吊装安装时,大多数采用绳索捆住预制叠合板,然后通过起重机吊起,这样的固定方式在吊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脱落造成危险。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预制叠合板的施工吊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宽度小于壳体宽度,所述连接座一侧阵列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内设有与吊绳连接的连接组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贯穿设有孔洞一,所述孔洞一沿着滑块竖直方向共设有两组,所述壳体一侧贯穿设有与孔洞一相同直径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孔洞一之间连接有螺栓,所述壳体位于连接座另一侧开设有配合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底部开设有连接绳索的孔洞二。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与壳体连接部分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关于连接座竖直平面对称设有多组。
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设有空槽,所述滑块宽度略小于空槽高度,所述滑块长度小于空槽长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两侧边缘向内凹陷,连接孔内连接绳索与向内凹陷的边缘摩擦力较小。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螺栓使得滑块与壳体不在固定,然后移动滑块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在对准孔洞一和相应螺纹孔拧上螺栓,使得滑块与壳体固定,最后将绳索固定在孔洞二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房屋预制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起重机吊到施工人员所需的位置进行安装,现有的吊装安装时,大多数采用绳索捆住预制叠合板,然后通过起重机吊起,这样的固定方式在吊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脱落造成危险,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长度的预制叠合板调节滑块之间的长度,从而调整绳索与预制板之间的角度,进而减小吊运预制板发生晃动的角度,达到稳定吊运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连接座;3-加强筋;4-空槽;5-连接组件;11-滑槽; 12-螺纹孔;13-滑块;14-孔洞一;15-孔洞二;16-螺栓;2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桥梁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桥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05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光谱的混光阅读台灯
- 下一篇:一种利用缓坡入水净化水质的生态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