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透调光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10386.1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中山颖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7 | 代理人: | 郑丽君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市辖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透调光膜,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第二SiO2基材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两侧分别设有由导电ITO薄膜层、SiO2基材层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依次层叠组成的导电膜,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6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2.0‑93.0%,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1100埃时,整体导电膜的透过率为90.0‑91.0%,增透效果较好,使得高透调光膜的通透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光膜,特别是一种高透调光膜。
背景技术
随着调光膜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客户端对调光膜在通透性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即调光膜通电时的透过率,部分高端客户甚至提出了透过率85%及以上的要求。而要想提高调光膜的透过率,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液晶方面,可以改变液晶的配方或减小液晶层的厚度,但这方面对提高整体透过率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并且液晶层变薄后击穿率会大幅提升,严重影响生产的良率。所以主要的切入点还是从ITO导电膜入手,提高ITO膜的透过率。但普通ITO膜在面电阻100-120欧的条件下,透过率最高只能做到82%左右,无法再提升了,而根据光学增透膜的原理,可以在ITO上再加镀一层或多层增透膜来提高ITO膜的透过率。但只镀一层增透膜虽然工艺简单,但往往增透的效果不理想,而镀多层又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光率在90%以上的高透调光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透调光膜,包括有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第二SiO2基材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分别为氧化锆镀层或氧化钛镀层中的一种。
所述氧化钛镀层的膜厚为500-600埃,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2.0-93.0%,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二SiO2基材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2.0-93.0%。
所述氧化锆镀层的膜厚为900-1100埃,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一SiO2基材层、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0.0-91.0%,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第二SiO2基材层、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整体透过率为90.0-91.0%。
所述第一SiO2基材层和第二SiO2基材层的膜厚分别为500-700埃。
所述第一导电ITO薄膜层和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的表面电阻分别为100-120欧,透过率分别为80.5%-81.5%。
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内液晶指向矢在通电时呈有序排列,在断电时呈杂散排列。
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导电ITO薄膜层粘结,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导电ITO薄膜层粘结。
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增透镀层下端设置有贴附层。
所述贴附层为高透明聚氨酯粘胶层或硅胶贴附层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0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手写膜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新型防腐蚀储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