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10543.9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96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奎;白龙;李军;边旭来;邹见宾;贺军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5/00 | 分类号: | F42B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21013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场 炸药 测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包括起爆药柱,以及炸药装药机构,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两根所述靶线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并固定于管体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外侧并延伸至炮孔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安装于炮孔内,炮孔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利用爆破现场的炮孔进行爆速测定,真实的反映了混装炸药爆速测定,从而提高了爆速测定的真实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炸药爆速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炸药的爆速是衡量炸药爆炸性能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爆速对于指导炸药的科学研究,对高质量生产和合理使用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爆速的方法有多种,按其原理可分为导爆索法、电测法和高速摄影法三大类。
其中以电测法的应用最为广泛;电测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设置靶距为 L,利用爆速仪测得炸药爆炸后爆轰波阵面从靶Ⅰ到靶II的时间为△t,则炸药爆速为:L/△t。
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炸药爆速测定中,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外界环境约束等要求比较高,需要专门的试验场地,模拟的真实性较差,测量存在较大的误差;2)每次爆破单独进行,所需的人员、设备和时间消耗较多;而且获取的爆速数据单一、不稳定,爆速测定值存在较大的误差;3)、炸药装药机构放入炮孔内安装,不便操作容易倾斜,也不能精准的放入炮孔内的预设深度,影响爆速测定值;以及往安装好炸药装药机构的炮孔内注入待测混装炸药时,炸药装药机构容易倾斜、发生位移,影响爆速测定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现场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包括起爆药柱,以及炸药装药机构,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有至少两根靶线,两根所述靶线的一端均径向穿透管体,并固定于管体上,另一端均置于管体外侧并延伸至炮孔外与爆速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管体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炸药装药机构安装于炮孔内,炮孔内填充有待测混合炸药,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
所述管体上径向开设有用于安装靶线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包括,距离管体一端100mm和500mm处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靶线包括,安装于第一穿孔内的第一靶线,和安装于第二穿孔内的第二靶线,位于穿线孔内的所述第一靶线和第二靶线均与管体的轴线垂直,位于管体外侧的第一靶线和第二靶线均与管体的轴线平行。
所述靶线为漆包圆铜线。
所述管体为PVC塑料管。
所述起爆药柱位于炮孔的底部,通过导爆管延伸至炮孔外。
所述混装炸药爆速测定装置设置有三组,分别安装于三个炮孔内;三组所述起爆药柱均安装于炸药装药机构的管体内底部,且所述起爆药柱通过导爆管与炮孔外的起爆点并联,所述靶线均位于起爆药柱的上方,三组所述靶线均与多段爆速仪相连接。
所述炸药装药机构,还包括支撑限位件;所述支撑限位件包括,套接于管体外壁的支撑框架、与支撑框架连接并向炮孔端口延伸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支撑框架连接并向炮孔底部延伸的第二连杆;所述支撑框架与炮孔内壁相配合。
所述支撑框架的上下两个边框中部均设置有与管体相匹配的环状安装套。
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刻度值。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0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盖开关的包装瓶
- 下一篇:物联网燃气表智慧生产用电机座夹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