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11655.6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2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强;李杰;林传汕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20 | 分类号: | 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火 毒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火蚁防治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包括罐身,所述罐身的两侧均通过弹力合页铰接有罐盖;本实用新型在未投放野外前,罐身两端均由锡箔密封纸密封,毒饵与干燥剂一同存放,能够有效延长保质期限,确保毒饵投放于野外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在投放野外使用时,两端的锡箔密封纸能够撕掉,两端的铁丝网能够防止毒饵大量洒落和避免其他动物取食,同时不影响红火蚁搬运和取食毒饵,此外,罐身两端的罐盖可以打开,防止在野外投放时的风吹日晒和雨淋,延长毒饵发挥作用的时间。该装置总体上小巧,方便运输和投入野外使用,能够有效解决防治红火蚁过程中毒饵随处洒落的问题,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火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一种外来入侵生物,扩散繁殖速度快,对本地物种造成严重影响,一些花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容易遭到其破坏,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红火蚁对动物和人存在一定的攻击性,尤其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红火蚁的叮咬容易引起人皮肤红肿溃烂,严重易导致人休克甚至死亡。红火蚁攻击性强,危害性极大,对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利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红火蚁毒杀,是见效较快的一种防治方式。
但在传统的化学药剂防治过程中,一般只是将药剂随意洒在地面上,该方式容易造成其他动物误取食,如果在靠近水源的地区投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野外易被风吹雨晒,化学药剂十分容易失效。目前已有关于盛放红火蚁毒饵剂的装置的相关设计,但这些装置往往体型较大,整体设计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野外应用过程中容易存在诸多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包括罐身,所述罐身的两侧均通过弹力合页铰接有罐盖,所述罐身的两侧均安装有铁丝网,所述罐身的内部放置有毒饵。
优选的,所述罐身的两侧均粘接有锡箔密封纸。
优选的,所述罐身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母扣,所述罐盖的底部安装有子扣。
优选的,所述罐身的内部放置有干燥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未投放野外前,罐身两端均由锡箔密封纸密封,毒饵与干燥剂一同存放,能够有效延长保质期限,确保毒饵投放于野外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在投放野外使用时,两端的锡箔密封纸能够撕掉,两端的铁丝网能够防止毒饵大量洒落和避免其他动物取食,同时不影响红火蚁搬运和取食毒饵,此外,罐身两端的罐盖可以打开,防止在野外投放时的风吹日晒和雨淋,延长毒饵发挥作用的时间。该装置总体上小巧,方便运输和投入野外使用,能够有效解决防治红火蚁过程中毒饵随处洒落的问题,对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中:1、罐身;2、罐盖;3、铁丝网;4、毒饵;5、锡箔密封纸;6、母扣;7、子扣;8、干燥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红火蚁的毒饵罐,包括罐身1,罐身1的两侧均通过弹力合页铰接有罐盖2,罐身1的两侧均安装有铁丝网3,罐身1的内部放置有毒饵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16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辊组件及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冷淬火槽的自动排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