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12852.X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1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蒋政;梁贵东;王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R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缩印 格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包括前格栅本体和前格栅装饰条,所述前格栅本体和前格栅装饰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前格栅本体纵截面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产品面和安装面,每个所述产品面设置为倾斜状,其由上至下设置呈等壁厚;每个所述安装面横向设置于每个所述产品面中下部;每个所述产品面与每个所述安装面的连接处设置呈薄条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将前格栅本体的两侧产品面由上至下设置呈等壁厚,解决因壁厚突变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缩印的技术问题,同时增加前格栅本体的安装面厚度,提高产品整体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装饰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
背景技术
现有前格栅本体与前格栅装饰条采用螺钉过孔紧固连接的方式,产品面与安装面以渐变壁厚过度连接,此结构存在缺陷主要是:1)此种结构与前格栅本体连接,为满足出模角度要求,产品局部会出现壁厚突变问题(突变量t=1.1mm),导致产品表面收缩不平衡,出现缩印问题;2)而为避免缩印问题一般会采取减薄壁厚措施,此措施则导致产品强度降低;3)现有的产品装配空间较小,增加装配难度,影响安装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将前格栅本体的两侧产品面由上至下设置呈等壁厚,解决因壁厚突变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缩印的技术问题,同时增加前格栅本体的安装面厚度,提高产品整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包括前格栅本体和前格栅装饰条,所述前格栅本体和前格栅装饰条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前格栅本体纵截面包括两个一体成型的产品面和安装面,每个所述产品面设置为倾斜状,其由上至下设置呈等壁厚;每个所述安装面横向设置于每个所述产品面中下部;每个所述产品面与每个所述安装面的连接处设置呈薄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前格栅装饰条与所述前格栅本体通过螺钉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格栅本体的安装面注塑有通孔,所述前格栅装饰条的下端注塑有螺纹底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钉的外径;所述螺纹底孔的内径小于所述螺钉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前格栅本体与所述前格栅装饰条材质均设置为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前格栅本体的安装面厚度大于其产品面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前格栅本体两侧的产品面做等壁厚处理,避免壁厚突变产生的缩印问题;
2)增加前格栅本体安装面厚度,同时前格栅本体产品面与安装面连接处的局部厚度减薄呈薄条状,保证产品强度及安装结构强度也防止产生缩印问题;
3)由于产品面底部设置呈倾斜状可采用斜顶出模,比顺脱出模安装空间大,确保足够装配空间和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中的前格栅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中的前格栅装饰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防缩印前格栅中的前格栅本体与前格栅装饰条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前格栅本体与前格栅装饰条连接处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局部C的放大图。
图中:1、前格栅本体;2、前格栅装饰条;3、产品面;4、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2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进胶机构
- 下一篇:双面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