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15087.7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0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张敬红;刘佳才;马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A61F13/02;A61F5/44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瘘管 专用 固定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肾造瘘管固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次性使用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包括无菌纱布敷贴,所述无菌纱布敷贴顶端固定连接有软质防护垫层,所述无菌纱布敷贴中心贯穿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软质防护垫层卡合连接,所述软质防护垫层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线性分布的半包围支撑卡合管用以对所述引流管进行固定;无菌纱布敷贴能够对伤口进行防护,引流管贯穿无菌纱布敷贴以便于对引流液进行导流,软质防护垫层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软质防护垫层能够防止引流管被压迫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引流管卡合在半包围支撑卡合管内,半包围支撑卡合管嵌设在软质防护垫层内壁,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脱落的同时避免引流管受压,影响引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肾造瘘管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性使用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
背景技术
在泌尿外科的临床中,行肾积水穿刺引流、肾脓肿造瘘及经皮肾镜术后患者均需要使用肾造瘘管对积液进行引流,但是由于肾脏瘘管位于十二肋下腋后线交角附近,患者平卧位及侧卧位时容易挤压造瘘管,导致引流不畅且传统的胶布固定方式在患者变换体位时容易发生脱管。为防止脱落发生,医生常常采用瘘口旁缝合丝线后用丝线固定,这种方法会引发病人疼痛不适,因此需要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对造瘘管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留置肾造瘘管常常都在腋后线的位置,因此患者卧床休息时经常会压迫肾造瘘管,即使有固定敷贴对瘘管进行固定,瘘管依然会有脱落的可能,且瘘管在患者的自重压迫下发生变形,会导致瘘管阻塞,无法起到良好导流效果,造成患者不适的同时,会增加导流管脱落的可能性,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使用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具有能够加强导流管的固定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导流管受到直接挤压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肾造瘘管专用固定敷贴,包括无菌纱布敷贴用以对伤口进行防护,所述无菌纱布敷贴顶端固定连接有软质防护垫层起到软性支撑作用,所述无菌纱布敷贴中心贯穿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所述软质防护垫层卡合连接,所述软质防护垫层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线性分布的半包围支撑卡合管用以对所述引流管进行固定,两个所述半包围支撑卡合管不接触。
其中,所述无菌纱布敷贴侧壁固定连接有胶体敷贴,所述胶体敷贴顶端与所述软质防护垫层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无菌纱布敷贴、胶体敷贴底端设有防尘薄膜,所述防尘薄膜与所述胶体敷贴粘接。
其中,所述软质防护垫层顶端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半包围支撑卡合管仿形配合。
其中,所述软质防护垫层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无菌纱布敷贴上方。
其中,所述软质防护垫层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胶体敷贴相配合。
其中,所述引流管可拆卸连接有胶带缠绕圈,所述胶带缠绕圈的宽度与两个所述半包围支撑卡合管之间的距离相等。
其中,所述引流管顶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胶带,所述固定胶带与所述软质防护垫层粘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无菌纱布敷贴能够对伤口进行防护,引流管贯穿无菌纱布敷贴以便于对引流液进行导流,通过设置软质防护垫层能够对引流管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脱落,软质防护垫层能够防止引流管被压迫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使用时,将穿出无菌纱布敷贴的引流管卡合在半包围支撑卡合管内,半包围支撑卡合管嵌设在软质防护垫层内壁,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脱落的同时对引流管进行防护,半包围支撑卡合管代替引流管承受压力,避免引流管受压,影响引流,整体装置能够对在引流管进行防护式固定,防止引流管脱落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引流管被挤压变形,避免引流管受压,影响引流,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未经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15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