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用混醇分离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1260.4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明;张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9/80 | 分类号: | C07C29/8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赵术顺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聚酯 生产 用混醇 分离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用混醇分离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混醇收集罐、减压精制槽、EG废液收集槽、EG减压精制塔、精制EG收集槽、凝液收集槽,混醇收集罐连接有混醇进料管和混醇出料管,混醇进料管与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系统连接,混醇出料管通过输出泵与减压精制罐的进料口相连,减压精制罐的出料口与EG减压精制塔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EG减压精制塔中部的EG采集出料口处通过管道连接到精制EG收集槽,且管道上安装有EG冷却器。本实用新型设混醇收集罐,方便收集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系统各处产生的混醇;通过设减压精制罐,对混醇中部分醇进行初步分离,分离后再进入减压精馏塔,以提高混醇的回收纯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度共聚酯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用混醇分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普通聚酯一般是由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EG)经过酯化、缩聚反应而制得,属于结晶型聚合物。共聚酯的生产是在聚合过程中除了二元酸与二元醇两种主要组分之外,再引入第三甚至第四组分参与共聚,目的是使之生成不对称的分子结构而形成无定形的非结晶型共聚物。这类非结晶型共聚酯,具有优秀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冲击性和环保性能,其制品高度透明,加工成型性能极佳,可制得板材、片材、高性能收缩膜、瓶类容器及异型材。并且这类非结晶型共聚酯二次加工性能优良,可回收再利用,具有环保优势。广泛应用在化妆品包装、食品包装、医疗器械、室内外标牌、家具、建材等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单体可以是二元酸或二元醇。其中,二元羧酸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2,5-呋喃二甲酸等;二元醇有乙二醇、新戊二醇、丙烯二醇、二甘醇、1,4环己烷二甲醇、2-甲基-1,3-丙二醇等。
上述单体中,最常采用的二元羧酸是间苯二甲酸(IPA),IPA的加入可改变聚酯对称的紧密结构,破坏大分子链的规整性,从而降低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使聚酯分子结构变得比较柔顺。同时,由于IPA的引入,使聚酯难于成核结晶,并且随着IPA引入量的增加,共聚物由部分结晶向非结晶聚合物过渡,由于这种改性聚酯的结晶能力下降,无定形区变大,故可用于制造高收缩薄膜。
引入的单体也可以是二元醇。在聚酯聚合过程中,二元醇的加入对聚酯的玻璃化温度、熔点和结晶速率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二元醇含量的增加,共聚酯共聚酯的熔点下降、玻璃化温度上升、共聚物变为非晶态结构。这种用二元醇改性的共聚酯不仅可用于制备高收缩薄膜,也可用来生产热封膜、高透明膜片等,用途十分广泛。
在共聚酯生产过程中,在酯化和缩聚反应阶段会产生未反应的物质及反应副产物以混醇的形式存在,其主要成分为乙二醇、甲基二氧戊环、4-甲基环己烯-3-甲醇、4-亚甲基环己烷甲醇、二甘醇、1,4-环己烷二甲醇和水等。而乙二醇是合成共聚酯共聚酯的主要原料,在混醇中的含量较大,如不进行回收利用会大量浪费资源,且为了防止污染环境还 需要进行废液处理,处理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分离回收的乙二醇纯度达到99%,回收率高,能循环使用的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用混醇分离回收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用混醇分离回收系统,其特点是,该系统包括混醇收集罐、减压精制槽、EG废液收集槽、EG减压精制塔、精制EG收集槽、凝液收集槽。混醇收集罐连接有混醇进料管和混醇出料管,混醇进料管与高粘度共聚酯生产系统连接,混醇出料管通过输出泵与减压精制罐的进料口相连。在减压精制罐底部出料管与塔槽再沸器进料口之间设置管道连接至EG废液收集槽。减压精制罐的出料口与EG减压精制塔的进料口通过管道相连。EG减压精制塔中部的EG采集出料口处通过管道连接到精制EG收集槽,且管道上设置有EG冷却器。EG减压精制塔顶部通过管道与凝液收集槽相连,且管道上设置有塔顶冷凝器,凝液收集槽下方出料口通过泵与EG减压精制塔上方的进料口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12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识别电梯控制的摄像机模组
- 下一篇:一种控制主机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