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2940.8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2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东;王小敏;张佳妮;杨泥;张晓峰;卢磊成;方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高微微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灯光 视角 布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包括罩体、机芯、和用于对机芯的图像获取端进行补光的补光机构,机芯和补光机构设置于罩体中;补光机构包括底板、灯组件、反光罩和固定于底板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灯组件固定连接,灯组件部分插入反光罩中,并沿反光罩滑动,底板与机芯固定连接;灯组件在反光罩中运动,灯组件对机芯图像获取端的补光角度在变化,实现了对机芯图像获取端可变角度补光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
背景技术
当今安防行业发展迅猛,对移动布控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布控球在晚上或者光线偏低的情况下,虽然可以通过红外灯补光也可以有效的采集现场视频,但是现有的补光方案还不尽人意,现有的补光一般是四个补光灯,两个远光补光灯,两个近光补光灯,只有在很近和很远的情况下补光较好,但是对于布控球机芯来说,采集视角角度是连续变化的,现阶段光对于中间视角区段的补光就照顾的不好,用户体检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实现了对机芯图像获取端的可变角度补光。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包括罩体、机芯、和用于对机芯的图像获取端进行补光的补光机构,机芯和补光机构设置于罩体中;补光机构包括底板、灯组件、固定于底板上的反光罩和固定于底板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灯组件固定连接,灯组件部分插入反光罩中,并沿反光罩滑动,底板与机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灯组件包括灯支架、导柱和补光灯,电机的输出端与灯支架螺接,导柱穿过灯支架后固定于底板上,补光灯固定于灯支架上,补光灯插入反光罩中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包括前罩、中罩和后罩,机芯和补光机构设置于中罩中,前罩和后罩可拆卸固定于中罩上,前罩上开设有通孔,机芯的图像获取端和补光灯的补光端均通过通孔与外界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还包括玻璃板,玻璃板嵌套设置于通孔中。
进一步地,中罩中设置有控制板,控制板分别与电机、机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灯组件在反光罩中运动,灯组件对机芯图像获取端的补光角度在变化,实现了对机芯图像获取端可变角度补光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补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罩体,2-机芯,3-补光机构,11-前罩,12-中罩,13-后罩,14-通孔,15-玻璃板,31-底板,32-灯组件,33-反光罩,34-电机,321-灯支架,322-导柱,323-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变灯光视角的布控球,包括罩体1、机芯2、和用于对机芯2的图像获取端进行补光的补光机构3,机芯2和补光机构3设置于罩体1中;补光机构3包括底板31、灯组件32、固定于底板31上的反光罩33和固定于底板31上的电机34,电机34的输出端与灯组件32固定连接,灯组件32部分插入反光罩33中,并沿反光罩33滑动,底板31与机芯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清新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2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驱锂电叉车转向桥轮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