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3006.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0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焦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美伦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遥测 中央 监护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遥测中央监护系统技术领域的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柜,所述机柜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包括,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的冷却作用来对水箱中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并且循环泵能够将冷却液抽取到换热管网中,通过换热管网散发的冷气来降低机柜内部的温度,并且散热扇能够将外部的气体抽取,然后将气体排到换热管网处,在气体经过换热管网的时候能够迅速降温,并且散热扇能够将低温气体排到机柜内部的设备中,对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从而达到了降温性能优异的效果,非常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测中央监护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产科中央监护系统为了实现对孕妇、胎儿的全产程实时监护,提高产科质量,避免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中央监护网络是最佳选择方案。胎儿监护现已成为产科产前产时行之有效的常规监护手段,可及早发现胎儿对低氧的耐受力、氧储备、胎儿宫内窘迫等,减少因缺氧对胎儿造成的损伤,提高胎儿生产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其中产时全产程监护更具重要意义。要实行全程监护,多床位中央监护系统是最佳方案。
产科多床位电脑母婴中央监护以中央监护工作站为核心,将分布在产房、待产室、监护室、门诊、病房的胎儿监护仪,通过独特的网络技术进行联网,实现多床位信息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和全产程监护,真正体现胎儿监护的临床价值和意义,通过联网扩展了单机胎儿监护仪的功能,大大提高了产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由于多个仪器需要将信息集中到中央监护系统中,因此中央监护系统的运算量是极为庞大的,目前的中央监护系统机柜主要采用风冷式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主要散热扇进行散热,当机柜内部温度过高的时候,散热扇排出风的温度也较高,从而降低了散热降温效果,长久以往中央监护系统始终处于过热状态,极易造成设备损坏,从而为遥测中央监护带来麻烦。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参数遥测中央监护系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柜,所述机柜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半导体制冷器,所述水箱的内部焊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L型板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泵;
所述机柜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换热管网,所述换热管网的左侧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贯穿到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进水端贯穿到水箱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排水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换热管网连通;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到水箱的外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拨杆,所述拨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端贯穿到机柜的外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冷却端贯穿到防护罩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机柜两侧的下方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机柜两侧的上方开设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挡网。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机柜的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加液管,所述加液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管盖。
优选的,所述机柜的正面铰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正面嵌设有门锁,所述柜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美伦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美伦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3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