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用辊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3140.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邢嘉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焱宏智能建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2 | 分类号: | B29C43/22;B29C43/34;B29C43/32;B29C4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201821 上海市嘉定区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墙 保温材料 用辊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墙保温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用辊压装置,所述加工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下表面固接,通过设置减速电机、涡轮、蜗杆和调节块,减速电机启动带动涡轮旋转、涡轮旋转带动蜗杆向上移动,蜗杆向下移动带动调节块和动辊向上移动,拉大动辊与定辊之间的距离,减速电机反转带动动辊向下移动,缩小动辊与定辊之间的距离,伺服电机启动带动动辊进行旋转,动辊旋转带动定辊对外墙保温材料进行辊压,通过调节动辊和定辊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辊压时的压力,同时使本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解决了现有的辊压装置无法根据保温材料的不同,对辊压装置的压力进行调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墙保温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用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故此,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其中应用于外墙保温的各种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如EPS板、XPS板材及发泡聚氨酯板材等因素其综合性能优异而令人瞩目。
现有的辊压装置无法根据保温材料的不同,对辊压装置的压力进行调节,这样在对不同的外墙保温材料进行辊压时,压力多大会损伤材料,压力不足会使产品材料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产品质量低下,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同时现有的辊压装置大多是工人手动推动保温材料进行辊压,装置不能自动对外墙保温材料进行上料,工人在推动时会增加意外发生的概率,降低了辊压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和加工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用辊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用辊压装置,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设有调节组件,所述加工平台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的上表面固接,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面分别与定辊的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定辊的上表面通过加工平台下表面开设的辊压槽延伸至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的正面分别设有固定组件和上料组件;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接在加工平台正面中心处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移动槽b,所述移动槽b内壁的背面与螺杆背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正面的一端穿过移动槽b内壁正面卡接的轴承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放置板的正面,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上表面与推板的下表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调节槽内壁正面和背面滑动连接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上表面与蜗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顶端穿过调节槽内壁上表面卡接的滑套延伸至连接板外部,所述调节块的左侧面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调节块左侧面卡接的轴承与动辊的左端固接,所述动辊的右端与另一个调节块的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动辊的位置与定辊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蜗杆的外表面与涡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涡轮的下表面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安装板安装在连接板的左侧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槽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开设有滑槽a,且两个所述滑槽a内壁相远离的一面分别与两个滑块a相远离的一面滑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滑块a相对的一面分别与调节块a的正面和背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加工平台正面左右两侧的两个移动槽a,所述移动槽a内壁的左侧面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移动槽a内壁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b,所述滑槽b内壁的下表面与滑块b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块b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下表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定辊的下表面与刮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刮板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面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焱宏智能建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焱宏智能建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3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稳固的实验台
- 下一篇:玻璃幕墙立柱底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