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3619.1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7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3/00;B21D22/22 |
代理公司: | 台州嘉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75 | 代理人: | 蔡卫勇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套管 第三 拉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其压边圈中心开设拉伸孔,并向上设有拉延凸起,拉延凸起与凹模对接端设有拉延圆角,拉延凸起与压边圈设有下拉延圆角;本拉伸模的拉伸系数m设置为0.8~0.85,凸模圆角半径r设置为3~4mm,凹模圆角半径设置为6~8mm,其中整体拉伸高度设置为9~10mm;拉延圆角r1设置为6~8mm,所述下拉延圆角r2设置为10~12mm。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在压边圈中心拉伸孔向上设有拉延凸起,由拉延凸起上端与凹模对接端的拉延圆角与经过第二次拉伸工序的拉伸的拉伸工件进行挤压带动进而第三次拉伸工序,结合精确的计算和反复的实验,最终确定汽车底盘用套管的拉伸成型工艺参数,有效地避免了拉裂和压痕等不良产品的出现,得到拉伸效果好的拉伸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
背景技术
当今轿车主机厂对整车减重和提升整车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轿车底盘零件的要求苛刻,其主要表现在零件料厚减薄、材质强度提升、造型复杂度提升等,其中轿车底盘用套管作为汽车内的一个重要零件,其中从钢板到套管成品件需要经过选材落料、拉伸成型、整形、修边、翻边、旋切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每一道制作工序,都需要专门的模具进行固定及辅助加工,其中因汽车底盘用套管拉伸的高度较大,需进行三次拉伸工序,而其中第三次拉伸工序的拉伸模,作为最后一次拉伸工序,对于最终的拉伸效果具有较大影响,而往往拉痕产生于该阶段,故需要一个拉伸效果好的第三拉伸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伸效果较好的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底盘用套管的第三拉伸模,包括上模座及与所述上模座对应设置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下端面设有凹模,所述凹模内设有脱料组件,所述下模座上端面由下向上依次设有凸模固定板、凸模和压边圈,所述凸模固定板与下模座之间设有贯穿的缓冲销,所述凸模贯穿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下端与缓冲销上端头相抵接,所述压边圈中心开设供凸模位移的拉伸孔,并沿拉伸孔向上设有拉延凸起,所述拉延凸起上端与凹模对接端设有拉延圆角,所述拉延凸起与压边圈连接端设有下拉延圆角;本拉伸模的拉伸系数m设置为0.8~0.85,凸模圆角半径r设置为3~4mm,凹模圆角半径设置为6~8mm,其中整体拉伸高度设置为9~10mm;所述拉延圆角r1设置为6~8mm,所述下拉延圆角r2设置为10~12mm。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贯通上模座及凹模的压杆及与所述压杆连接的脱料板,所述脱料板与凸模对应设置,所述凹模中心开设供脱料板与压杆位移的脱料孔,所述脱料孔设置为上大下小的凹模台阶孔,所述脱料板外端面对应脱料孔呈环台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凹模包括上下连接固定的下凹模与上脱料模,所述脱料孔的台阶端近上脱料模与下凹模连接端开口位置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凹模上端面设有环台凸起,所述上脱料模对应环台凸起位置设有环台缺口,所述环台凸起与环台缺口端面贴齐对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在压边圈中心拉伸孔向上设有拉延凸起,由拉延凸起上端与凹模对接端的拉延圆角与经过第二次拉伸工序的拉伸的拉伸工件进行挤压带动进而第三次拉伸工序,结合精确的计算和反复的实验,最终确定汽车底盘用套管的拉伸成型工艺参数,有效地避免了拉裂和压痕等不良产品的出现,得到拉伸效果好的拉伸工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序拉伸产品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3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危废焚烧飞灰的电辅热助流贮存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