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7970.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0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友;刘国兴;夏爱军;霍春林;朱凛;李春宁;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鱼苗 开口 饵料 捕捞 工具 | ||
一种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其特征是:它由包括浮力袋口(1)和网兜(2)组成,网兜(2)的进口端与浮力袋口(1)相连,网兜(2)的尾端呈渐缩状收口结构;在浮力袋口(1)的下端安装有使浮力袋口(1)垂直于水平的配重件(3),配重件(3)的重量应保证浮力袋口(1)的上部浮于水面之上;在浮力袋口(1)上还连接有牵引绳(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技术,尤其是一种水产养殖中使用的辅助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产繁育场或鱼类研究基地,每年的育苗季节均需要使用生物饵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开口饵料来培育鱼苗,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通常情况下需求量很大,为此很多鱼类繁育场所均设有专门的饵料培育池。当鱼苗需要开口饵料时,直接到池中用网兜抄捞即可,但由于需求量大,使用普通的抄网耗时耗力、效率低。因此,设计一款捕捞量大、操作方便的捕捞工具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鱼苗开口饵料捕捞耗时耗力、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能快速大量捕捞的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其特征是:它由包括浮力袋口1和网兜2组成,网兜2的进口端与浮力袋口1相连,网兜2的尾端呈渐缩状收口结构;在浮力袋口1的下端安装有使浮力袋口1垂直于水平的配重件3,配重件3的重量应保证浮力袋口1的上部浮于水面之上;在浮力袋口1上还连接有牵引绳4。
所述的浮力袋口1为方形结构。
所述的浮力袋口1为空心塑料管结构件。
所述的配重件3为金属块或金属管件。
所述的配重件3为铝合金管或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拖拽式捕捞具有省力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可一次性捕捞一大袋生物饵料,具有量大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大容量鱼苗开口饵料捕捞工具,它由包括浮力袋口1和网兜2组成,网兜2的密度应保证透水的前提下,尽可能小,以保证所捕捞的生物饵料不会从网孔中漏出为准,网兜2的进口端与浮力袋口1相连,网兜2的尾端呈渐缩状收口结构;在浮力袋口1的下端安装有使浮力袋口1垂直于水平的配重件3,配重件3的重量应保证浮力袋口1的上部浮于水面之上;在浮力袋口1上还连接有两根或四根牵引绳4,牵引绳一般采用尼龙绳即可。具体实施时,所述的浮力袋口1最好为图1所示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结构,可采用空心塑料管制作,制作时注意接头处用密封胶密封,接头处可采用螺纹连接。此外,配重件3可采用金属块或金属管件,一般常用的是铝合金管或镀锌管。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只需将抓住牵引绳4,然后将整个捕捞工具抛入饵料培育池中,手拉牵引绳沿堤埂前进,将网兜中装满饵料即可将浮力袋口上提取出水面即可。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7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