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28709.X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0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欧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梁嘉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5/10;A23P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10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均匀 受热 具有 搅拌 功能 大豆 蒸煮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豆蒸煮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包括蒸煮桶本体、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蒸煮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并且第一连接轴的端头处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三齿轮,并且第三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三连接轴。该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便于对大豆均匀加热,且便于搅拌大豆,避免互相粘黏,有利于后续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蒸煮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
背景技术
大豆通称黄豆,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三十至九十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三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大豆脂肪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大豆加工时需要对大豆进行蒸煮,但是现有的大豆蒸煮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不便于对大豆进行均匀加热,大豆受热不均匀,导致最终的加工质量降低;
2、不具有搅拌功能,大豆容易相互粘黏在一起,不利于后续加工,降低设备的实用性。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大豆蒸煮桶,不便于均匀加热,不具有搅拌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包括蒸煮桶本体、水泵和进水管,所述蒸煮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连接轴,并且第一连接轴的端头处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二齿轮,并且第二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第二连接轴的外侧固定有第三齿轮,并且第三齿轮的边侧设置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的中间位置固定有第三连接轴,且第三连接轴的端头处安装有支架,并且第三连接轴的外侧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上方设置有圆盘,且圆盘的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轮,并且搅拌轮的外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水泵设置于蒸煮桶本体的内部,且水泵的外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于蒸煮桶本体的内壁,且进水管的端头处安装有加热器,并且加热器的外侧设置有管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外径与底座的内径相同,且第二连接轴与底座通过第二齿轮构成转动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为啮合连接,且第四齿轮与第三连接轴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圆盘与蒸煮桶本体通过凸轮构成升降安装结构,且圆盘与搅拌轮采用焊接一体化设置。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等间距分布在搅拌轮的外侧,且搅拌杆与搅拌轮为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与蒸煮桶本体紧密贴合,且出水管采用“L”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均匀受热且具有搅拌功能的大豆蒸煮桶,便于对大豆均匀加热,且便于搅拌大豆,避免互相粘黏,有利于后续加工;
1.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加热器中,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并通过管道进入蒸煮桶本体的内部,热水与蒸煮桶本体内壁充分接触,并进行加热,使得大豆受热均匀,提高设备的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梁嘉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梁嘉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287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