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43805.1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4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月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德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针。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活检针,包括针管和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芯,所述针管的一端为针尖,另一端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针芯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并伸出套管外并固定有限位板,靠近所述针芯的另一端、所述针芯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靠近所述限位板的针芯的侧壁上设置数个与弹簧相抵的卡块。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活检针穿刺深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检针。
背景技术
在诊断疾病时,有时需要对病灶进行活检,即使用特定的医疗器械从病灶处获取活体组织,对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分析,以便对症治疗。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为枪弹式活检针,通过该装置内的内置弹簧,使活检针释放,从而获取病灶处的活体组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释放后的活检针穿刺到病灶处,来获取活体细胞。如果一次未获取组织,则需要重复上述操作,但是,会增加人体损伤几率。同时,由于活检针在弹簧的作用下刺出,无法控制穿刺的深度,难以有针对性的对病灶处不同深度的活体细胞进行获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检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控制活检针穿刺深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检针,包括针管和设置在针管内的针芯,所述针管的一端为针尖,另一端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弹簧,所述针芯的一端穿过所述弹簧伸出套管外、并固定有限位板,靠近所述针芯的另一端、所述针芯的侧壁上开设有槽口,靠近所述限位板的针芯的侧壁上设置数个与弹簧相抵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数个挡块,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在针管的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挡块上。
优选的,所述针芯分为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槽口设置在大径段上,所述针芯的小径段上套设有封闭管,所述封闭管的一端部分伸进针管内,另一端固定有挡板并与套管的端口相抵,所述封闭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供卡块穿过的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条形孔的一端贯穿所述挡板,且穿过挡板的孔大于所述卡块。
优选的,所述封闭管靠近其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套。
优选的,所述环形密封套的长度大于槽口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针管靠近其针尖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环形密封垫的内圈与针芯的侧壁接触。
优选的,当所述针芯未伸出针管外时,所述环形密封垫靠近所述针芯的针尖处。
优选的,所述针芯的小径段上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针管的一端设置套管,在套管内通过挡块限制有弹簧,同时在针管内贯穿设置有针芯,针芯上设置有槽口,针芯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弹簧进行压缩的卡块,从而能够控制针芯伸出针管外的长度。同时,在针芯外套设有封闭管,封闭管上有供卡块沿着封闭管长度方向运动的条形孔,并在封闭管内设置环形密封套,将针芯带有槽口的一端移动至环形密封套所在的位置,进而对槽口进行密封,从而更好的保存采集的活体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3为图1中B-B向视图(具体为图1中针芯的B-B向视图);
图4为封闭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针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德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德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3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抱箍
- 下一篇:一种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站用电回路及高压直流换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