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性好的张口呼吸湿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46311.9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管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1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性 张口 呼吸 湿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性好的张口呼吸湿化器,属于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松紧带,所述口罩本体的中部具有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内套设有从所述空气入口处向远离患者面部的外侧延伸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形成有贯穿其两端的透气腔,所述安装套的延伸端固设有纱布,所述安装套的延伸端外侧套设有被所述纱布包裹的输液环,所述输液环连通设有进液管,所述输液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使口部不会与潮湿纱布直接接触,透气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呼吸效果以及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利于患者恢复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透气性好的张口呼吸湿化器,属于口腔护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正常鼻腔粘膜有加温加湿及减少呼吸道异物的功能,临床上有张口呼吸的病人由于不能使用鼻腔呼吸,使得气体未经湿化过滤直接经口腔进入下呼吸道,必然会带来呼吸道干燥、菌尘污染及异物侵入等问题,加重了呼吸道负担,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的风险。现有中国专利号为201922330585.4,专利名称为一种张口呼吸湿化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张口呼吸湿化器,其有益效果是可以持续保持张口呼吸患者气道的湿化状态,张口呼吸患者口腔上方是双层纱布,不影响患者通气,持续滴水2-3滴/分,有效减少人力。但其还存在以下缺点:潮湿纱布直接与患者口部接触,透气性差,影响患者的呼吸效果,并且使用的舒适性差,不利于患者恢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的张口呼吸湿化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潮湿纱布直接与患者口部接触,透气性差,影响患者的呼吸效果,并且使用的舒适性差,不利于患者恢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透气性好的张口呼吸湿化器,包括口罩本体以及固定在所述口罩本体两侧的松紧带,所述口罩本体的中部具有贯穿所述口罩本体两端的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内套设有从所述空气入口处向远离患者面部的外侧延伸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形成有贯穿其两端的透气腔,所述安装套的延伸端固设有用于封闭该端开口的纱布,所述安装套的延伸端外侧套设有被所述纱布包裹的输液环,所述输液环连通设有向所述纱布外侧延伸的进液管,所述输液环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供所述输液环内的液体流向所述纱布的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通过松紧带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固定于患者头部,并使口罩本体远离输液环的一端与患者面部贴合,然后将进液管与外部输送生理盐水的输液管连通,由此生理盐水能够通过进液管输送至输液环内,输液环内的生理盐水可通过若干出水孔流向纱布并将其湿润形成湿化纱布,从而能够模拟鼻腔对患者呼入的空气进行湿化与过滤,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将纱布设于安装套上远离患者面部的外侧延伸端,并且形成有一个与患者口部对应的非接触透气腔,使得口部不会与潮湿纱布直接接触,透气性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呼吸效果以及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利于患者恢复。
作为优选,所述口罩本体与患者面部对应的内端面固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垫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入口的上下两侧;通过在口罩本体与患者面部对应的内端面固设有弹性垫,弹性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性垫分别位于空气入口的上下两侧,使得口罩本体能够通过弹性垫与患者面部接触,能够预防压疮,增加舒适感,同时还能增加口罩本体与患者面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患者口部与口罩本体之间留有空余空间,更加舒适透气。
作为优选,所述口罩本体形成有用于释放人体鼻部的下凹部;通过在口罩本体上形成有下凹部,使得使用时能够释放患者的鼻部,不影响鼻部呼吸,且更加贴合患者的鼻唇部,契合人体生理构造,更加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孔沿所述输液环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通过将出水孔沿输液环的周向间隔均匀分布,使得输液环内的生理盐水能够通过出水孔均匀流向纱布各处充分润湿纱布。
作为优选,所述输液环内填充有棉花;通过在输液环内填充有棉花,能够起到锁水作用,减缓出水的速度,便于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未经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63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屏幕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型薄膜烫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