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46451.6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3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9/06 | 分类号: | B65G49/06;B07C5/00;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53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缺陷 自动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自动分流机构和返修平台;自动检测机构对未检玻璃/来自返修平台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自动分流机构根据自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返修平台进行维修。将自动检测、自动分流、返修复检集于一身,三者之间构成一个闭环;通过自动检测机构和自动分流机构的配合将存在缺陷的玻璃挑拣而出,并在返修平台得到及时修复,后又及时返回自动检测机构复检,特别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中玻璃缺陷的自动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与修复的效率,避免长期作业疲劳而造成成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交互智能平板是一种融合电视技术、电脑技术、触控技术、音响技术于一体,实现人机交互的一体化设备,不仅具有传统液晶电视的高清显示功能,还可以通过内置的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模块使交互智能平板具有计算能力,并通过触控技术实现交互操作,获得便捷的人机交互式体验,运用非常广泛。
现有的交互智能平板一般包括触控显示模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玻璃盖板、液晶面板等构件,其中玻璃盖板与液晶面板(Open-cell,OC)需要通过框贴等贴合工艺粘贴在一起。玻璃盖板是最为直观展现在使用者面前的部件,其质量好坏不仅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的外观,而且影响交互智能平板的性能,进而影响体验感。因此,玻璃盖板从生产到装配的整个过程都需要避免异物、脏污、透光、破裂等缺陷,框贴工艺过程也不例外。
框贴是指用泡棉胶等从四周将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贴附起来,使得玻璃盖板、液晶面板与泡棉胶之间围合形成一空腔。其工艺过程是:先对拆包投料的玻璃进行目检和清洗,然后在玻璃的四周贴泡棉胶并人工目检,再撕除液晶面板的保护膜并吹洗,最后将两者贴合。其中,贴了泡棉胶的玻璃可能存在的缺陷通常是贴泡棉胶过程中引入的异物、脏污、透光等缺陷,可在人工作业下快速修复,这也是框贴过程中普遍采用人工目检检查玻璃是否存在缺陷的原因。贴泡棉胶后的人工目检具体为:两人在玻璃贴泡棉后目检异物一次,当玻璃流转到有检验灯光的工位时,此二人跟随移动到该工位进行二次目检。该目检过程效率低,灯光下人员疲劳度高,容易出现误检漏检等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框贴工艺过程的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解决目检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纰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缺陷自动检测设备,包括依序成环布设的自动检测机构、自动分流机构和返修平台;自动检测机构对未检玻璃/来自返修平台的已修玻璃进行检测;自动分流机构根据自动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对已检玻璃进行分流,将检测合格的玻璃送出,将检测不合格的玻璃分向返修平台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46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