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52533.1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9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琴;唐春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名联创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晶粒 分选 自动化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属于晶粒分选领域,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底板与推送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分选检测机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均安装有机械臂,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单向导轨,两个所述单向导轨的内部均安装有放置箱,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中转平台。该实用新型,便于减少放置箱占用数量,同时可提升送料的效率,同时利用双机械臂配合中转平台的设置,便于在一个晶片分选过程中,对下一个晶片进行预先拿取,从而节省送料时间,有效的提升晶粒的分选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粒分选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晶片在制作完成后,会被贴附在蓝膜(bluetape)上并切割成多颗晶粒,一般来说,蓝膜会被固定于晶片环(waferring)且因受张力而绷开,使得贴附在蓝膜上的各颗晶粒彼此分离,接着晶片环可通过手动或自动的进料过程送入各自独立的外观检查机台(例如自动光学检查(AOI)装置)或光电测试机台,以进行晶粒的分选测试。
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两个双向导轨对分选前与分选后的晶片放置箱进行输送,每次分选工作完成后需要将两个放置箱运出,随后工作人员摆放下一批次的放置箱,再次进行分选工作,整个过程,占用放置箱数量的同时严重影响送料效率,导致分选过程缓慢,同时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单个机械臂将晶片放入分选机内部进行检测,当检测完毕后需利用机械臂将其放入放置箱内部,随后再继续拿取下一晶片,整个过程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晶粒的生产效率,为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光二极管晶粒分选自动化生产装置,包括底板与推送组件,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分选检测机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均安装有机械臂,所述底板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单向导轨,两个所述单向导轨的内部均安装有放置箱,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中转平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中转平台包括电动升降座、支撑板与三个支撑杆,所述电动升降座安装至底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板安装至电动升降座的顶部,三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至支撑板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放置箱包括箱体、两组支撑条与两组防滑垫,两个所述箱体分别安装至两个单向导轨的内部,四组所述支撑条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箱体内部的左右两侧,四组所述防滑垫分别嵌设至四组支撑条的顶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推送组件包括电动推杆与推板,所述电动推杆安装至底板的内部,所述推板固定连接至电动推杆的左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三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球,三个所述防滑球均为橡胶材质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底板的左侧安装有工业电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名联创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名联创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525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气储存罐
- 下一篇:多齿数三面刃镶齿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