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助行椅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6010.2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彦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M1/00;A61M25/02;A61M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房海萍 |
地址: | 3001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术后 康复 用助行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助行椅,为底部安装可制动车轮的椅体,所述椅体为由钢管一体焊接成型的框体和推把组成,框体底部为可承托引流桶的实体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周向分布的、可固定引流桶的弹性夹持件。该助行椅整体重量轻,方便术后病人推行锻炼,助行椅下端框体内可放置引流桶,引流桶通过弹性夹持件多方位进行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彻底解放病人双手,其多功能性大大减轻了术后病人的压力,更具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助行椅。
背景技术
手术病人术后康复过程中难免需要间断性的负压冲洗引流,同时也需要进行早期的离床活动,虽然暂停负压冲洗间隙的时间可以走动,目前为方便病人走动需要多次分离腹部导管与负压外科接管连接引流袋,活动后需再次连接并弃去原有引流袋,不仅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也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一种方便病人活动时携带负压冲洗桶又避免频繁破坏伤口引流密闭系统的装置,对于方便病人康复是亟需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助行椅,便于行动不便的手术病患推行进行锻炼,同时可承载引流装置并固定负压引流桶,解放病人双手,对护理工作提供便利,减轻病人和护理人员的压力。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助行椅,为底部安装可制动车轮的椅体,所述椅体为由钢管一体焊接成型的框体和推把组成,框体底部为可承托负压引流桶的实体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周向分布的、可固定引流桶的弹性夹持件。
其中,所述支撑板边沿固接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固定围边,从所述固定围边朝支撑板中心方向设置滑槽,所述弹性夹持件包括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块,一端连接滑块、另一端连接固定围边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从固定围边中心延伸至所述支撑板中心,所述滑槽和滑块至少有相对设置的两组。
其中,所述框体由上下平行、水平设置的四边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之间的四条竖直棱边组成,所述框体侧面均焊接平行设置的横杆。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设置多个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夹。
其中,所述框体顶部铰接连接盖板,所述盖板中心设置与所述框体横截面等大小的凹槽,所述盖板扣合固定在所述框体上。
其中,所述推把一侧设置可调长度的延伸杆,延伸杆顶部设置吊瓶挂钩,延伸杆靠近靠背位置处安装杯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椅体为由钢管一体焊接成型的框式结构,框体底部的支撑板可承托负压引流桶,椅体整体重量轻,便于行动不便的病患推着进行锻炼,框体四周焊接等间隔排列的横杆,从框体周围随时查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解放病人双手;椅体上铰接连接盖板,可临时坐下休息,也能够保护患者隐私;支撑板上设置弹性夹持件,从多方位对引流桶进行定位,保证引流桶的稳定;外科接管可从椅体两侧的横杆之间穿入或穿出,横杆上的固定夹可对管路进行固定,防止导管的牵拉;该助行椅对病人康复训练和治疗提供了便利,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夹持件对引流桶的作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推把;2、框体;21、四边形框架;22、棱边;23、横杆;24、支撑板;3、车轮;4、盖板;5、引流桶;6、固定围边;7、滑槽;8、弹簧;9、滑块;10、固定夹;11、延伸杆;12、套筒;13、吊瓶挂钩;14、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彦,未经金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60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动静脉内痿血透患者的衣服
- 下一篇:一种滑轮式索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