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6634.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2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束安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材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2 | 分类号: | B29C45/7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苏利军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注塑 工用 变形 冷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包括承载箱和蒸汽回流机构,所述承载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所述输水通道固定在顶盖的内壁上,所述蒸汽回流机构包括蒸汽通道、弧形玻璃导板、通孔、支板和风机。该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需要向承载箱内通水,打开顶盖之后可将汽车注塑件放置在网板上,之后四个夹板相互靠近,方便夹紧固定住汽车注塑件,关上并固定好顶盖之后,承载箱内的水可在水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连接管道、输水通道和喷头喷出,方便对汽车注塑件进行冷却处理,喷头周向均匀分布在输水通道上,使汽车注塑件能够得到全面快速的冷却处理,且可避免汽车注塑件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注塑件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包括各种包装,零件等,在对汽车注塑件进行降温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冷却装置。
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汽车注塑件的过程不够全面迅速,汽车注塑件易变形,在冷却汽车注塑件之前不便将其夹紧固定住,这样难以保证其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冷却装置冷却汽车注塑件的过程不够全面迅速,汽车注塑件易变形,在冷却汽车注塑件之前不便将其夹紧固定住,这样难以保证其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包括承载箱和蒸汽回流机构,
所述承载箱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垫块,且承载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承载框,同时承载框的内侧固定有散热扇,所述承载箱的内侧固定有网板,且网板的上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在承载箱的内壁上,且电动伸缩杆的内端与夹板相连接,同时承载箱的右侧贯穿固定有电动阀门,所述承载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且水泵的右侧固定有连接管道,同时连接管道贯穿承载箱的右侧和顶盖的右侧与输水通道相连接,所述输水通道固定在顶盖的内壁上,且顶盖转动连接在承载箱的顶部,同时输水通道的内侧贯穿固定有喷头;
所述蒸汽回流机构包括蒸汽通道、弧形玻璃导板、通孔、支板和风机,且蒸汽通道固定在顶盖的内顶部,同时蒸汽通道的内侧固定有弧形玻璃导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框对称设置在承载箱上,且每个承载框上均设置有两个散热扇。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和夹板均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电动伸缩杆周向均匀分布在承载箱上。
优选的,所述顶盖底部的右侧通过轴杆转动连接在承载箱上,且顶盖底部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承载箱上。
优选的,所述通孔开设在蒸汽通道的左右两侧,且通孔位于弧形玻璃导板的左右两侧,所述通孔的下侧设置有支板,且支板固定在蒸汽通道的内侧,同时支板内固定有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注塑件加工用防变形的冷却装置,
(1)在使用该装置之前需要向承载箱内通水,打开顶盖之后可将汽车注塑件放置在网板上,之后四个夹板相互靠近,方便夹紧固定住汽车注塑件,关上并固定好顶盖之后,承载箱内的水可在水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连接管道、输水通道和喷头喷出,方便对汽车注塑件进行冷却处理,喷头周向均匀分布在输水通道上,使汽车注塑件能够得到全面快速的冷却处理,且可避免汽车注塑件变形;
(2)在冷却汽车注塑件的过程中,蒸汽可在风机的作用下进入到蒸汽通道内,蒸汽在弧形玻璃导板的作用下冷凝成水之后可通过通孔流回到承载箱内,散热扇对承载箱内的水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材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材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6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