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9337.5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晹;陈艾雪;陈天佑;黄杨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50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皮肤贴和引流管贴。皮肤贴设有粘贴面,粘贴面具有粘性,皮肤贴用于通过粘贴面与皮肤粘贴实现与皮肤的连接。引流管贴和皮肤贴连接,引流管贴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时实现相互连接,引流管贴用于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引流管的固定。在使用时,将皮肤贴粘贴在引流管周围皮肤,引流管贴贴在引流管表面并缠绕在引流管上,缠绕结束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固定,无需另外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用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中及手术以后引流管与皮肤的固定仍常规采用有创的皮肤缝针后带线固定引流管。皮肤缝针会带来额外创伤,异物滞留皮肤可能造成感染,缝线切割皮肤可能造成引流管脱落,调整引流管深度时需要再次缝合固定引流管可能造成引流管壁破损,影响引流效果,甚至造成逆行性腹腔感染,同时增加操作者针刺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贴和引流管贴;
所述皮肤贴设有粘贴面,所述粘贴面具有粘性,所述皮肤贴用于通过所述粘贴面与皮肤粘贴实现与皮肤的连接;
所述引流管贴和所述皮肤贴连接,所述引流管贴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时实现相互连接,所述引流管贴用于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引流管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粘贴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位于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同一侧,所述引流管贴缠绕引流管时所述第一连接面朝向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贴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
优选地,所述皮肤贴为敷贴。
优选地,所述敷贴为棉质敷贴。
优选地,所述敷贴上的所述粘贴面涂抹有防过敏医用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可重合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为背对背魔术贴。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为背对背魔术贴,所述背对背魔术贴的勾面为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背对背魔术贴的毛面为所述第二连接面。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沿长度方向缠绕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贴与所述皮肤贴连接处的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皮肤贴和所述引流管贴通过缝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将皮肤贴粘贴在引流管周围皮肤,引流管贴贴在引流管表面并缠绕在引流管上,缠绕结束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固定,无需另外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2)一次性拔除引流管可能造成窦道内积液感染,因此有时需要逐步退管至最终拔除引流管。在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采用引流管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可重复贴合连接,因此在引流管逐渐退管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需要,松开引流管贴,缓慢拔除所需长度的引流管,然后将引流管贴再次缠绕在引流管上,完成一次退管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未经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93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