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69680.X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忠;秦晓鹏;魏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南京金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9 | 代理人: | 张希睿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硬 结合 输卵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由尖端锥形头、弯头与直管三部分组成,且导管为软硬结合的一体成型结构;导管的弯头部分为软状。本实用新型接触结构的设置,前端顶部采用弧形设置,通过弧面与患者进行接触,可以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之后对导管的转向起到辅助作用,避免了导管堵塞在患者的体内,造成不便,无法进行治疗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导管设置,由于现有导管为较为坚硬材质,且只有尖端锥形头采用柔软材质,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时,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患者较为不适,通过采用较为柔软的材质还可以便于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导管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
背景技术
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其外观是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侧与宫角相连通,外端游离,与卵巢接近,全长为8-15cm,在对输卵管进行检查或治疗时,需要用到导管进行辅助。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在使用时,只有尖端锥形头的部分采用较为柔软的软管,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时,由于导管大部分采用较为坚硬的材质,造成导管无法进入到指定的病变位置,同时软管部分过于柔软,导致软管不便于进入到患者的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只有尖端锥形头的部分采用较为柔软的软管,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时,由于导管大部分采用较为坚硬的材质,造成导管无法进入到指定的病变位置,同时软管部分过于柔软,导致软管不便于进入到患者的体内。
本实用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软硬结合的输卵管导管,包括导管;
所述导管由尖端锥形头、弯头与直管三部分组成,且导管为软硬结合的一体成型结构;
导管的弯头部分为软状。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后端还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
固定管,固定管采用较为坚硬的材质,且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持件;
预留槽,预留槽分别设置在固定管与把持件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直管段设有导向丝,导向丝为螺旋形结构,且导向丝固定连接在导管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前端还镶嵌有一个接触结构,接触结构采用较为柔软的材质,且接触结构的内部设有预留孔,接触结构为锥形结构,且接触结构设有一定的弧度。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结构的内部安装有监测装置,且监测装置设置在预留孔的内部,监测装置的一端安装有传输线,传输线设置在导管的内部。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接触结构的设置,接触结构的顶部采用弧形设置,通过弧面与患者进行接触,可以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之后对导管的转向起到辅助作用,避免了导管堵塞在患者的体内,造成不便,无法进行治疗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设置,通过监测装置可以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时,对患者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3.本实用新型导管设置,由于现有导管为较为坚硬材质,且只有尖端锥形头采用柔软材质,在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时,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同时患者较为不适,通过采用较为柔软的材质还可以便于导管进入到患者体内,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导管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导向丝设置,通过导向丝可以增强导管的稳定性与刚性,避免了导管过于柔软无法进入到患者体内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伊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696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保健玉枕
- 下一篇:一种液力耦合器安装用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