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及LED恒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75586.5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乾炜;李照华;郭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5/31 | 分类号: | H05B45/31;H05B45/345;H05B45/3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高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 相位 控制电路 led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及LED恒流系统,该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供电单元、前级恒流单元、后级恒流单元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交流供电单元,用于输出交流电压至前级恒流单元,以及为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供电;前级恒流单元,用于对交流供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一级恒流处理;后级恒流单元,用于在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时,对前级恒流单元恒流处理后的电流进行二级恒流处理;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级供电单元、控制模块供电单元和控制模块;交流供电单元,还用于为前级供电单元充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LED恒流系统中线网输入电流波形无法满足IEC 61000‑3‑23文件中相对相位问题,改善了LED恒流系统中线网输入电流波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恒流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及LED恒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世界各国重视节能减排的背景下,LED因其具有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亮度高、安全性、稳定等多方面被逐渐应用于通用照明领域。大功率LED照明设备已经获得了各国市场的广泛认同,并逐渐呈现出对传统照明替代的趋势。
智能LED恒流系统是LED照明设备的驱动电源,属于线性电源的一种。智能LED恒流系统主要包含交流供电单元、前级恒流单元、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和后级恒流单元,由于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中前级供电部分存在导致线网输入电流波形无法满足IEC 61000-3-23文件中的相对相位的要求,因此如何改善输入电流波形以至于满足相对相位的要求是亟需克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及LED恒流系统,旨在解决目前智能LED恒流系统中线网输入电流波形无法满足IEC61000-3-23文件中相对相位的问题,改善了LED恒流系统中线网输入电流波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相对相位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供电单元、前级恒流单元、后级恒流单元和控制信号输出单元;
所述交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前级恒流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后级恒流单元的输入端公共连接,所述后级恒流单元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的电源端与所述交流供电单元连接;
所述交流供电单元,用于输出交流电压至所述前级恒流单元,以及为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供电;
所述前级恒流单元,用于对所述交流供电单元输出的交流电压进行一级恒流处理;
所述后级恒流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时,对所述前级恒流单元恒流处理后的电流进行二级恒流处理;
所述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级供电单元、控制模块供电单元和控制模块,所述前级供电单元与所述前级恒流单元互相连接;
所述交流供电单元,还用于为所述前级供电单元充电。
可选地,所述交流供电单元包括交流输入源、桥式整流电路和第二二极管,
所述交流输入源的一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一输入端,所述交流输入源的另一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的另一输入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为所述交流供电单元的输出端。
可选地,所述前级恒流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极性电容、第一MOS管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为所述前级恒流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为参考电压端,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且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前级恒流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二极性电容、第一MOS管、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755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