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75947.6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5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金鑫;翟瑄;刘行;曹银强;于增鹏;毛小波;汪迪飞;潘娟;陈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骨 凹陷 辅助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包括鞘管、穿刺器、提拉器,鞘管呈空心管状结构,鞘管的前端可穿入颅骨的内部;穿刺器和提拉器分别可拆卸的设于鞘管中,穿刺器的前端设有用于穿入颅骨内部的穿刺部;提拉器包括开合控制机构、拉杆和用于向外提拉颅骨的提拉片,提拉片的前端连接拉杆的前端,开合控制机构与提拉片连接并控制提拉片绕提拉片的前端摆动;当提拉片伸出至鞘管外部,提拉片展开并支撑颅骨的内侧;当提拉片收起,提拉片可收入鞘管内部。本申请提供的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在修复颅骨的过程中,不需要切开患者头皮,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颅骨即头骨,俗称“颅盖骨”、“天庭骨”。其最上方为一层骨板,骨板由坚硬的外板、疏松的板障及坚硬的内板组成。简单的说颅骨像一大块夹心饼干,既有坚韧性又有一定的弹性。
颅骨在受到外力碰撞时很容易凹陷,颅骨损伤后需要进行修复,使颅骨恢复原本的形状。临床上,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修复手术,第一种是将凹陷的骨头沿着交界处全部切下来,将切下来的骨头整形好后再缝回去,或者将凹陷的一面翻转缝回去;第二种是使用类似撬棍结构的撬棒,需要从颅骨破损的周围将凹陷的骨头撬起,但是由于凹陷处到破损的边缘有可能较远所以成功率不高。上述两种方式均需要切开患者头皮,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对患者损伤较小的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其无需切开患者头皮便可以完成颅骨的整形,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包括:
鞘管,空心管状结构,所述鞘管的前端可穿入颅骨的内部;
穿刺器,可拆卸的设于所述鞘管中,所述穿刺器的前端设有用于穿入颅骨内部的穿刺部;
提拉器,可拆卸的设于所述鞘管中,所述提拉器包括开合控制机构、拉杆和用于向外提拉颅骨的提拉片,所述提拉片的前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前端,所述开合控制机构与所述提拉片连接并控制所述提拉片绕所述提拉片的前端摆动;当所述提拉片伸出至所述鞘管外部,所述提拉片展开并支撑颅骨的内侧;当所述提拉片收起,所述提拉片可收入所述鞘管内部。
可选的,所述提拉片有两个,二者在所述拉杆的外周对称分布。
可选的,所述拉杆呈管状结构,所述拉杆的侧壁设有通孔,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拉线,所述拉线的后端设于所述拉杆的内部,所述拉线的中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拉线的前端与所述提拉片连接并控制所述提拉片收起。
可选的,所述提拉片包括条形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前端与所述拉杆的前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提拉片的前端与所述拉杆的前端铰接;所述开合控制机构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同时连接所述提拉片和所述拉杆,所述弹性部控制所述提拉片绕铰接轴转动并展开。
可选的,所述鞘管长10cm,内径为3.5mm;所述穿刺器长11cm,所述穿刺部长度1cm,所述穿刺部呈圆锥状,所述穿刺部的母线与旋转轴的夹角为15度;所述提拉器长15cm。
可选的,所述鞘管为不锈钢制件,所述提拉器为钛钨合金制件。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提供的颅骨凹陷提拉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759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内置牵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月饼包装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