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排流线位置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85299.2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8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周端希;王德全;耽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徐金杰 |
地址: | 313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流线 位置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排流线位置的模具,包括间隔设置在设备上的绕包前模和绕包后模,所述绕包前模的中部设有用来供单线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第一通孔四周用来供地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绕包后模的中部设有用来压紧单线和地线的第三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绕包前模及绕包后膜,单线入模前设定一定的放线张力,先经过绕包前模,单线经过单线孔,排流线经过地线孔,包覆铝箔后进入绕包后模的菱形孔,所述菱形孔尺寸根据单对尺寸严格设计,实现固定排流线的目的,防止排流线错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生产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固定排流线位置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目前普遍使用的平行线对通讯电缆中,不外乎有两芯两地的,也有两芯一地的,排列的形式有一支的、二支的、三支的或多支的,但在平行线对电缆的制造方法上,特别对于铝箔屏蔽带地线的平行线对进行纵包生产时,一般都是采用传统型的单层纵包模,即在纵包时,随着前方成品电缆的牵引,同时将铝箔、芯线、地线一起拖入单层纵包模中,这类单层纵包模虽方便,但在结构上过于简单,主要是一个椭圆形的模具,使用过程中很不理想,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结构上没有分格及限位装置,所以芯线和地线在被拖入模具时容易错位,尤其是地线,不能保证按工艺要求平列在平行线对(芯线)的两边或中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固定排流线位置的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排流线位置的模具,包括间隔设置在设备上的绕包前模和绕包后模,所述绕包前模的中部设有用来供单线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在第一通孔四周用来供地线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绕包后模的中部设有用来压紧单线和地线的第三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为椭圆形,所述第二通孔为圆形,所述第三通孔为扁平六边形通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包前模包括过线部和安装部,所述过线部成圆台状,所述安装部成圆柱状且位于过线部的大头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包前模内还设有阶梯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绕包前模的小头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绕包后模整体呈圆柱体状,且一端设有径向延伸的凸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绕包前模及绕包后膜,单线入模前设定一定的放线张力,先经过绕包前模,单线经过单线孔,排流线经过地线孔,包覆铝箔后进入绕包后模的菱形孔,所述菱形孔尺寸根据单对尺寸严格设计,实现固定排流线的目的,防止排流线错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绕包前模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包前模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包后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绕包后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绕包前模;11、过线部;12、安装部;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阶梯孔;5、绕包后模;52、第三通孔;51、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龙互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852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