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1039.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0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贾学东;陈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7/07 | 分类号: | E03B7/07;E03B11/00;E03B1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齐童 |
地址: | 2113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无负压 供水 机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包括水箱、回风管组件、补水管接口、出水管管路、排水管管路和变频泵组,所述水箱的上端连接有补水管接口和回风管组件,所述回风管组件与排水管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水箱的下端通过出水管管路连接有变频泵组,所述变频泵组与排水管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排水管管路与回风管组件相互连接。增设回风管组件,避免排水过程中水箱负压和排水管内空气阻力影响排水速率的问题,不仅能够提高供水速率,还能够节约电能,实现无负压供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
背景技术
高楼层用水便需要通过供水机组来完成,供水机组是为解决由于压力不足,无法到达用户用水的高度或流,而专门研发设计的新型环保节能的专业设备,一般由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柜,隔膜压力罐,压力传感器和一些辅件构成,但由于不同的类型和场合,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设备,例如一些式自动增压泵,可以自动完成增压,十分的方便,但现有技术中,由于增压后输水速率增快导致水箱中形成负压压力,水管中形成阻水压力,两者均会导致供水效率降低,且供水过程中需要克服其影响,供水耗费的电能较多,浪费能源,且供水中单一采用水泵和增压泵,供水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增设回风管组件,将水箱和排水端相互连通,开始输水时可令水箱和排水端气体交互,即排水端空气受水流推动向水箱内流动,该空气进入水箱后推动水箱内的水向外排出,避免排水过程中水箱负压和排水管内空气阻力影响排水速率的问题,该设置不仅能够提高供水速率,还能够节约电能,实现无负压供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包括水箱、回风管组件、补水管接口、出水管管路、排水管管路和变频泵组,所述水箱的上端连接有补水管接口和回风管组件,所述回风管组件与排水管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水箱的下端通过出水管管路连接有变频泵组,所述变频泵组与排水管管路相互连接,所述排水管管路与回风管组件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风管组件包括主管路和副管路,主管路的一端与水箱内部空腔相互连通,主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多根呈U形折弯状的副管路。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管路的一端连接有变频泵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排水口,副管路连接于排水口处。
优选的,所述变频泵组包括变频增压泵、水泵、水泵稳压罐和泵组控制器,出水管管路通过一根分管连接有变频增压泵,出水管管路通过另一根分管连接有水泵,变频增压泵和水泵均与排水管管路相互连接,且变频增压泵和水泵之间的排水管管路上连接有水泵稳压罐,变频增压泵和水泵均连接泵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副管路与排水口的数量一致,且两者一一对应,排水口处连接的副管路是垂直于水平面的。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端开设有多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增设回风管组件,将水箱和排水端相互连通,开始输水时可令水箱和排水端气体交互,即排水端空气受水流推动向水箱内流动,该空气进入水箱后推动水箱内的水向外排出,避免排水过程中水箱负压和排水管内空气阻力影响排水速率的问题,该设置不仅能够提高供水速率,还能够节约电能,实现无负压供水。
2、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无负压供水机组,将水箱结合变频泵组输送用水,其中,变频控制可以有效降低电能并控制管道流量,供水机组运行稳定,减少维修次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回风管组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变频泵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整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阿兰贝尔(江苏)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1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