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2599.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0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兰天;郝冰;张满;詹秋文;乔策策;吴文革;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12M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菌悬液 快速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涉及菌悬液制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瓶盖;所述瓶盖内套设瓶体,瓶盖背向瓶体的一侧端部设有球座,球座较瓶盖呈凸起布置;所述球座处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球头,球头置于球座内,且球头同球座相球形滚动适配,球头内螺纹套设螺杆,螺杆自球座伸入瓶体内,螺杆伸入瓶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绳,拉绳背向螺杆一端连接有锥形壳,搅拌组件置于球座处,旨在营造密闭环境,且在密闭环境内完成搅拌动作,并且能够在搅拌后,通过改变自身尺寸,自水液中分离,进而避免传统搅拌中杂菌侵入或者菌体附着至搅拌机构处,所引发的配比不均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悬液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菌悬液是指用接种环从平板或斜面培养的菌落上取一环细菌,放到装有无菌水或生理盐水的试管中,使劲搅和,把细菌在水里分散开,以形成微生物菌悬液。
微生物菌悬液在培养期间,使用最为密切的当属搅拌器材,即,通过搅拌器材作用至水液内,使得水液与微生物充分混合,目前针对搅拌方面,存在两种搅拌方法,其一,打开瓶口,将接种环伸入瓶体内,通过快速挥动接种环,以实现搅拌,其二,通过瓶盖处内置的杆状结构至水液内转动,上述搅拌方法,虽搅拌效果不俗,但,首先,瓶口暴露,环境中微生物侵入瓶体,致使菌悬液掺杂,其次,杆状结构伸入水液内,因杆状结构难以自水液中分离,以在搅拌后,出现菌群附着至杆体处,致使菌悬液配比不均问题。
因而,针对上述所提及的问题,需求一种能够快速搅拌,且在搅拌期间,密闭瓶体,并且能够自水液中分离的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盖;
所述瓶盖内套设瓶体,瓶盖背向瓶体的一侧端部设有球座,球座较瓶盖呈凸起布置;
所述球座处设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球头,球头置于球座内,且球头同球座相球形滚动适配,球头内螺纹套设螺杆,螺杆自球座伸入瓶体内,螺杆伸入瓶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绳,拉绳背向螺杆一端连接有锥形壳。
优选的,所述球座处设有通孔,通孔直径大于螺杆的杆径。
优选的,所述球头覆盖至通孔上方。
优选的,所述螺杆较球头为十字布置,螺杆背向拉绳一端固定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锥形壳分为宽端和窄端,其中窄端同拉绳一端相接。
优选的,所述拉绳为软质材料所制成的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置于球座处,旨在营造密闭环境,且在密闭环境内完成搅拌动作,并且能够在搅拌后,通过改变自身尺寸,自水液中分离,进而避免传统搅拌中杂菌侵入或者菌体附着至搅拌机构处,所引发的配比不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菌悬液快速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瓶体;2、瓶盖;3、球座;4、搅拌组件;41、锥形壳;42、拉绳;43、球头;44、螺杆;45、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2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纵置双电机动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线切割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