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夹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999187.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9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张才旺;沈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2 | 分类号: | E05F15/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王亮;孙健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夹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金属骨架和泡管,其特征在于:防夹条本体下部设置有对接开口,防夹条本体内设置有对接开口对应的金属骨架,防夹条本体上部设置有泡管,泡管的内腔内设置有防夹条芯条,防夹条芯条包括芯条本体、防夹条前端和防夹条末端头,芯条本体一端设置有防夹条前端,另一端设置有防夹条末端头,防夹条末端头与护套线的一端对接,护套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插件,防夹条前端内设置有电阻,芯条本体内设置有上导体和下导体,上导体和下导体之间有间隔腔。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大防夹角度、提高反应灵敏度、缩小布置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初始电阻的可选范围、方便加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夹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防夹条。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许多国家和企业已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未来发展规划,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等趋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汽车门系统(如尾门和侧门)具备电动开闭功能,只需一个按钮,即可实现车门的开闭。
然而,各国对车门安全的法规要求不完全一致,以及各大车企出于对制造成本的考虑,导致许多车门系统并没有配备防夹保护装置,从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比如,车门正在关闭时,有乘客将手指、手臂或物品等不小心放在车门缝隙中,由于车门关闭时的夹持力很大,极有可能对乘客造成伤害,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有些车型已设计车门控制器,通过接收信号的变化判断是否停止关闭,来减小上述安全隐患,但是没有安装防夹条等保护装置,反应时间缓慢,仍有较大的安全风险。
在此背景下,亟需一种反应灵敏、制造可行、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的防夹保护装置,实现车门系统的开闭更加安全可靠,消除上述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隐患,人们设计了几种防夹装置,如通过电动装置中得电机电流突然变换来实现防夹,可这种方式防夹反应滞后、灵敏度低,且容易和其他控制系统发生冲突而产生误动作,或者是在上下坡过程由于门自重和惯性产生夹伤事故。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605937U是防夹装置设计的典型代表,该设计在产品功能方面基本可以满足汽车防夹的要求,但是防夹角度小,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触发防夹条的夹持力会比较大,由此可能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尤其当被夹的是小孩子的手指的时候。
如图13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_206243025_U公开了一种汽车防夹条,防夹角度较小;接触反应受力较大(35N);回路电阻值为10000Ω±500Ω,接触后电阻值<2000Ω;防夹条与固定支架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安装稳定性和外观效果有待提高。如图14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_107288468_A,公开了一种汽车防夹条,同样防夹角度较小;接触反应受力较大(50N);回路电阻值为10000Ω±1000Ω,接触后电阻值<3000Ω;防夹条固定支架需要匹配防夹条,实际应用中与车门结构的匹配未充分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具有扩大防夹角度、提高反应灵敏度、缩小布置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初始电阻的可选范围、方便加工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防夹条,包括防夹条本体、金属骨架和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夹条本体下部设置有对接开口,防夹条本体内设置有对接开口对应的金属骨架,所述的防夹条本体上部设置有泡管,所述的泡管的内腔内设置有防夹条芯条,所述的防夹条芯条包括芯条本体、防夹条前端和防夹条末端头,所述的芯条本体一端设置有防夹条前端,另一端设置有防夹条末端头,防夹条末端头与护套线的一端对接,护套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接插件,所述的防夹条前端内设置有电阻,所述的芯条本体内设置有上导体和下导体,上导体和下导体之间有间隔腔。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的护套线靠近防夹条末端头一端处设置有防水塞,靠近接插件的一端设置有泡棉。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的芯条本体包括绝缘橡胶套、上导电橡胶条和下导电橡胶条,所述的绝缘橡胶套呈管状,内腔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导电橡胶条和下导电橡胶条,所述的上导电橡胶条和下导电橡胶条内均设置有铜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999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矫正机对轮研磨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装饰件装配的一体式卡爪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