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15794.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8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坚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手术 导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包括:铰接杆、铰轴、握杆、夹杆以及导引环,铰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铰接杆呈“X”形交叉布置且二者在交叉点处通过铰轴铰接;每个铰接杆的一端均固定有一握杆,另一端均固定有一夹杆;两个夹杆同侧布置且二者远离铰轴的一端各自固定有一导引环,两个导引环各自所限定的平面平行且均与铰轴的轴心线垂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导引环,在进行线体植入时,线性生物材料能够先从导引环处穿过,然后再进行线体植入,在线体植入的过程中,线性生物材料不会混乱,植入过程顺利且耗费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手术用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
背景技术
面部提升术也可以称为拉皮手术,是将患者的脸部皮肤拉紧,消除脸部褶皱。
面部提升手术的过程中,医生在对患者的面部完成层次剥离以后,需要进行线性生物材料植入,以往的操作方法是用穿线钳夹持着线性生物材料直接进行植入操作,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线性生物材料质软且比较细,穿线钳在夹持着线性生物材料进行植入时,线性生物材料容易乱,对其进行梳理比较麻烦且耗费时间。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包括:铰接杆、铰轴、握杆、夹杆以及导引环,所述铰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铰接杆呈“X”形交叉布置且二者在交叉点处通过所述铰轴铰接;每个所述铰接杆的一端均固定有一所述握杆,另一端均固定有一所述夹杆;两个所述夹杆同侧布置且二者远离所述铰轴的一端各自固定有一所述导引环,两个所述导引环各自所限定的平面平行且均与所述铰轴的轴心线垂直。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个导引环,在进行线体植入时,线性生物材料能够先从导引环处穿过,然后再进行线体植入,在线体植入的过程中,线性生物材料不会混乱,植入过程顺利且耗费时间短。
优选的,所述导引环为一椭圆形环且其长轴长度为0.7㎝,短轴长度为0.3㎝,所述导引环的长轴顶点与所述夹杆远离所述铰轴的一端重合。该设置一方面保证线性生物材料能够可靠且比较容易从导引环中穿过,另一方面,保证导引环在导引的过程中不会误伤脸部其他结构。
优选的,所述握杆远离所述铰轴的一端弯折形成一握持环,两个所述握持环的弯折方向相反,两个所述握杆布置在两个所述握持环之间,所述握杆远离所述握持环的一端至所述握持环的最短距离为7㎝。该设置便于医生对其进行握持操作。
优选的,所述夹杆整体呈弧形,一个所述夹杆的弯曲中心指向另一个所述夹杆,每个所述夹杆两端的最短距离为7㎝。该设置便于医生对其进行夹持操作。
优选的,还包括两个卡扣,每个所述握杆的侧壁上各自垂直固定有一所述卡扣,两个所述卡扣相对布置且能够卡接。该设置便于对两个握杆进行锁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的整体轴测图;
图2是一种提升手术用导引钳的局部轴测图。
在图中:
1为铰接杆、2为铰轴、3为握杆、4为夹杆、5为导引环、6为握持环、7为卡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坚,未经王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15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