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灭蜂枪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27485.1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7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贤明;甘建业;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威弗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吴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灭蜂枪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灭蜂枪,包括握把、储气罐、连接管和发射管;储气罐设置在握把的一侧,发射管和储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在储气罐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储气罐与连接管的开启或者关闭;在所述握把上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与储气罐通过通气管连接;在握把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控制阀的开启或者关闭来打开或者关闭储气罐与连接管,将灭蜂针发射出去。使得消防员能够在较远的位置进行操作,也能够处理较高位置的马蜂窝,避免消防员穿着厚重的防蜂服,从而便于消防员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灭蜂枪。
背景技术
春夏秋三季,马蜂活动比较频繁,经常有马蜂蜇伤或蛰死群众的事情发生;人们遇到马蜂窝时通常会选择报警,一般接警的部门为公安消防部队;现有技术中,消防员常用的摘取马蜂窝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火烧除整个马蜂窝,二是用口袋套取马蜂窝;这两种方法都需要消防员穿着厚重的防蜂服,行动不便且近距离进行处置,可能会出现被马蜂围攻的情况,非常危险;此外,上述两种方法在对处于高处的马蜂窝进行处理时,需要举升设备将消防员举升至马蜂窝附近,由于穿着厚重的防蜂服,消防员行动不变,且在高处作业,也容易出现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灭蜂枪,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马蜂需要近距离处理,容易产生危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灭蜂枪,包括握把、储气罐、连接管和发射管;其中,储气罐设置在握把的一侧,发射管设置在储气罐和握把的上方,发射管和储气罐通过连接管连接;储气罐用于储存压缩空气;在储气罐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储气罐与连接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所述发射管为空心圆管,发射管包括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出气通道,其中,第一进气通道用于装载灭蜂针,第二出气通道的一端与连接管连通,第二出气通道的另一端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在发射管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块;
在所述握把上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孔与储气罐通过通气管连接;通气管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第一气管用于向储气罐充气,第二气管用于向控制阀充气,第三气管用于连通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在握把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气管的泄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发射管的上方还设置有瞄准器,瞄准器与发射管滑动安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握把上还设置有气压表,气压表用于检测储气罐内的气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块与发射管螺纹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A,所述第二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B。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为橡胶薄膜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储气罐与握把为可拆卸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安装块与发射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密封圈用于防止压缩空气的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握把、储气罐、连接管和发射管,通过控制阀的开启或者关闭来打开或者关闭储气罐与连接管,从而使得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经过连接管与第二出气通道,再从第二出气通道进入到第一进气通道内,将灭蜂针发射出去。使得消防员能够在较远的位置进行操作,也能够处理较高位置的马蜂窝,避免消防员穿着厚重的防蜂服,从而便于消防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效灭蜂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效灭蜂枪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威弗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迪威弗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27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顶针油缸密封结构
- 下一篇:无级差动变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