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3714.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成;周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云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4 | 分类号: | F01N13/14;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普睿益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5 | 代理人: | 陈佩佩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汽车 排气管 隔热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包括隔热罩总成本体,所述隔热罩总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隔热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隔热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更换结构,所述更换结构包括固定罩,所述固定罩设置在限位结构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对隔热罩内部的隔热零件进行更换的目的,通过拉动拉环将拉链打开,从而可以将固定罩从隔热结构一侧进行拆卸,继而可以对隔热结构内部的隔热零件省时省力的进行更换,防止隔热零件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达不到理想的隔热效果,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底盘排气管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气管系统排放废气,产生大量热量加热汽车排气管,导致汽车排气管表面温度高达500-600℃。汽车排气管道系统周围部件的正常运行对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汽车底盘空间紧凑,汽车排气管路系统周边部件的布置空间有限,且大多靠近汽车排气管路。汽车排气管路系统中未加隔热板的零部件存在高温风险,导致使用条件差,使用寿命缩短,有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要运用到隔热罩总成对其进行防护,但是现有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不易对隔热罩内部的隔热零件进行更换,隔热零件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可能隔热效果大不如前,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使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易对隔热罩内部的隔热零件进行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包括隔热罩总成本体,所述隔热罩总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层,所述隔热结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隔热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更换结构,所述更换结构包括固定罩,所述固定罩设置在限位结构的一侧,所述固定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链,所述拉链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条,所述拉链的正面活动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第一隔热板,所述第一隔热板设置在隔热罩总成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隔热棉,所述隔热棉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隔热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热板的形状大小与隔热棉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第一隔热板与隔热棉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棉的形状大小与第二隔热板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隔热棉与第二隔热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匹配槽,所述匹配槽开设在第一隔热板的一侧,所述匹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匹配块,所述匹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匹配槽的形状大小与匹配块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且限位板通过匹配槽和匹配块与第一隔热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罩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罩以第一隔热板的中垂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更换结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对高效汽车排气管隔热罩总成对隔热罩内部的隔热零件进行更换的目的,通过拉动拉环将拉链打开,从而可以将固定罩从隔热结构一侧进行拆卸,继而可以对隔热结构内部的隔热零件省时省力的进行更换,防止隔热零件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达不到理想的隔热效果,从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使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使用更加高效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云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云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3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