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及热介质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4019.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3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义达;李官鹏;祁金胜;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F16T1/3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圣梅 |
地址: | 25001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放 放气 管道 集中 漏斗 介质 | ||
本公开提出了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及热介质管道,包括:集水管、第一隔板和多个接口;靠近所述集水管上端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呼吸孔,所述呼吸孔在集水管内疏放水、放气释放压力与大气压力不平衡时将第一隔板两侧气体连通;多个接口设置在第一隔板下方的集水管上,所述接口分别连接疏放水管道及放气管道。上述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通过设置隔板及呼吸孔彻底解决了热介质管道疏水、放水、放气管道所需的传统漏斗处的闪蒸蒸汽跑冒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热介质管道用漏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热介质管道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及热介质管道。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有关DL/T5054-201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中要求,放水、放气漏斗的布置位置,应保证不危及设备和人身的安全,避免漏斗反水,操作时能看见工质的流动情况。
目前,《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零件及部件典型设计(2016版)》采用的排水漏斗有5种,一种圆形无盖排水漏斗,一种圆形带盖排水漏斗,两种方形排水漏斗,一种长方形排水漏斗。
具体使用时,一般中将每一路放气放水管各自连接一个圆形或方形漏斗,或者集中接至一个长方形排水漏斗。
上述长方圆形漏斗作为集中漏斗时,只能容纳数根疏水放水管,且敞口面积较大,容易有脏东西落入,且无滤网,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不便。若直接在其上方增加盖板,则因为有管插入漏斗中,使得盖板不便于打开;而且该长方圆形漏斗放大尺寸后,对于数十根放气放水管布置时,占用空间过大且不易操作,同时极其不美观。作为另一种弊端,现有的疏水放水管没有经过降速作用而直接进漏斗导致经常发生流体外溅到漏斗以外。
另外,对于蒸汽管道、热水管道等热介质管道的疏放水,当释放压力与大气压力不平衡时时,存在扩容闪蒸问题,造成了漏斗处不断冒汽的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工质和能量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主厂房内,由于布置密集,若闪蒸的蒸汽挥发到附近绝缘不好的电气元件上,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火电厂“跑冒滴漏”问题中漏斗处的“冒”的问题,一直是难点问题。
现有技术中,CN201720034509提供了一种集中漏斗,但当扩容的蒸汽量较大时,顶盖易于被顶开,进而仍有较多的乏汽被排至主厂房,因此,对于热介质管道(包括但不限于蒸汽、热水管道)的疏放水,乏汽跑冒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还存在申请号为CN201721106358提供了一种蒸汽用疏水漏斗,其主要思想是配备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可以在运行中观察工质流动;同时,漏斗容器单元采用透明或半透明耐温材料,可以在不拆卸部件的情况下,通过直接观察,或加以光线辅助观察,可以判断工质流动情况。然而,当在运行中为了观察工质流动而拆卸法兰或螺纹,操作较复杂;若其所述漏斗容器单元采用透明或半透明耐温材料,则增加了漏斗的制作成本和加工复杂程度。
以及202010800555.X增加了易锈蚀的转动部件,制作安装结构复杂,且长期运行后易出现锈蚀卡涩,导致不能正常疏放水,进而影响管道和系统安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漏斗的漏斗结构的改进依然没有很好的解决乏汽跑冒的问题,或者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引发新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热介质管道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能够解决随意跑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公开了疏放水、放气管道用集中漏斗,包括:集水管、第一隔板和多个接口;
靠近所述集水管上端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若干呼吸孔,所述呼吸孔在集水管内疏放水、放气释放压力与大气压力不平衡时将第一隔板两侧气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4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