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7380.4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78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力友;李光轩;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58 | 分类号: | A61F2/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亚琼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交换 式球囊 支架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交换式球囊扩张导管的支架输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其中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用于将自膨支架安装于血管的病变部位,其包括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架释放管。球囊扩张导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近端设置有进口,第一通孔的远端设置有出口;球囊扩张导管的远端设置有膨胀部,第一通孔内可滑动安装自膨支架,且自膨支架位于球囊扩张导管的远端;支架释放管经进口穿设于第一通孔,支架释放管滑动设置于球囊扩张导管的第一通孔内,且支架释放管的远端抵接于自膨支架;支架释放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微导丝依次穿设于第一通孔的出口、自膨支架和第二通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体交换式球囊扩张导管的支架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血管狭窄是常见的血管疾病,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目前,血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血管狭窄的重要技术之一。自膨式支架的支架植入术通常是先用球囊导管进行预扩张,再将支架输送到病变位置释放并自动撑开,使血管扩张。
目前的手术过程中,医生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先将微导管和微导丝输送到病变位置,然后撤下微导管,通入球囊导管对病变处进行预扩张,然后后撤球囊导管,通入微导管,再将支架通过微导管输送到病变位置释放并自动撑开,使血管扩张。上述过程中,微导管和球囊导管需要多次交替插入血管中,容易引起并发症,且会增加手术时间。
基于此,亟需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通过一次安装球囊扩张导管,便能实现自膨支架的输送安装,以使血管扩张,减少手术步骤,减少了在病人体内进行器械交换的次数以及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其用于将自膨支架安装于血管的病变部位,所述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包括:
球囊扩张导管,所述球囊扩张导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近端设置有进口,所述第一通孔的远端设置有出口;
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远端设置有膨胀部,所述第一通孔内可滑动安装所述自膨支架,且所述自膨支架位于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远端;
支架释放管,所述支架释放管经所述进口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架释放管滑动设置于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支架释放管的远端抵接于所述自膨支架;
微导丝,所述支架释放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微导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出口、所述自膨支架和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球囊扩张导管的近端设置有第一手柄,所述支架释放管的近端设置有第二手柄,所述限位组件内间隔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之间设置有腔体,所述限位组件通过两个所述卡槽分别可拆卸卡装于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所述支架释放管的部分侧壁位于所述腔体内,两个所述卡槽的间距不小于所述自膨支架的长度。
作为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卡槽的间距与所述支架释放管推动所述自膨支架的距离相同。
作为一种整体交换式球囊支架安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可拼接的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均设置有相对的凹槽,两个所述限位块拼接后,相对的所述凹槽拼接形成两个所述卡槽和所述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天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7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工控机物联网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