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自粘防水板复合压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39524.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0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赵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海交通工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2 | 分类号: | 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2246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防水 复合 压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自粘防水板复合压延系统,包括压延机和成品收卷装置,还包括沥青无胎自粘膜放卷装置、防水板放卷装置和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放卷装置包括沥青装料辊轴,沥青装料辊轴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旋转,多个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套装在沥青装料辊轴上,沥青装料辊轴上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包括牵引分布辊,在该牵引分布辊上套设有多组限位挡板。避免对沥青无胎自粘膜的牵拉,避免复合过程中沥青无胎自粘膜发生位置偏差,提高复合质量,提高复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自粘防水板复合压延系统,属于自粘防水板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沥青自粘防水板是在防水板上覆盖沥青无胎自粘膜,沥青无胎自粘膜上下面均设置有保护膜,粘贴时,将其中一面的保护膜撕掉,粘贴在防水板上,然后安装施工时再将另一面的保护膜撕掉。沥青无胎自粘膜的宽度一般在1m左右,卷材,而防水板的宽度一般为2m或3m,在采用压延机将防水板和沥青无胎自粘膜复合粘贴时,需要一次性粘贴2-3个沥青无胎自粘膜,目前的加工方法为将2-3个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直接放在地面上,将防水板卷材放在地面上,然后手动牵拉着去压延机,在压延机进行复合,然后通过收卷装置收卷。一方面由于沥青无胎自粘膜比较薄,在牵拉过程中容易变形,另一方面由于需要一次性复合2-3片沥青无胎自粘膜,在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位置偏移导致复合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沥青自粘防水板复合压延系统,避免对沥青无胎自粘膜的牵拉、避免复合过程中沥青无胎自粘膜发生位置偏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沥青自粘防水板复合压延系统,包括压延机和成品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沥青无胎自粘膜放卷装置、防水板放卷装置和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放卷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多个沥青装料辊轴,沥青装料辊轴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旋转,多个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分别套装在沥青装料辊轴上,并能随着沥青装料辊轴一起旋转放料,所述沥青装料辊轴上在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的两端可拆卸的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位于沥青无胎自粘膜放卷装置与压延机之间,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牵引分布辊,该牵引分布辊均沿着压延机的压延辊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每个牵引分布辊上套设有至少一组限位挡板,每组的两个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与沥青无胎自粘膜的宽度匹配,每个沥青装料辊轴上的沥青无胎自粘膜对应牵引到一组的两块限位挡板之间的牵引分布辊上,防水板材通过防水板放卷装置牵引到压延机,沥青无胎自粘膜通过牵引分布辊牵引覆盖到防水板材上。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沥青装料辊轴转动,从而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跟着转动,实现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放卷,然后中间通过牵引分布辊牵引,可以避免对沥青无胎自粘膜的拉扯,另一方面,在沥青装料辊轴上设置限位挡板,对沥青装料辊轴的沥青无胎自粘膜卷材进行限位,然后在牵引分布辊上也设置限位挡板,这样可以避免牵引过程中的沥青无胎自粘膜的位移。
牵引分布辊设置至少两个,当需要复合两片沥青无胎自粘膜时,两卷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别牵引到一个牵引分布辊上,调好限位挡板的距离,让两个牵引分布辊上的沥青无胎自粘膜正好无缝对接贴在防水板上。如果仅采用一个牵引分布辊,由于两组限位挡板之间始终有一定的间隙,因此不方便实现沥青无胎自粘膜在防水板上的无缝粘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沥青无胎自粘膜分布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一上一下设置有两个牵引分布辊。
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挡板包括活动套筒,在所述活动套筒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板,所述活动套筒还设置有锁紧螺纹套,通过穿过锁紧螺纹套的锁紧螺栓将活动套筒锁紧在沥青装料辊轴或牵引分布辊上,同一组的两块限位挡板的环形挡板相邻设置。也就是同一组的限位挡板的锁紧螺栓位于环形挡板的外侧。采用活动套筒固定,方便调整每组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海交通工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海交通工程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39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术后压迫止血器
- 下一篇:一种NB-IOT人体红外运动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