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石油含水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45126.9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世林;熊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博越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2/04 | 分类号: | G01N22/04;G01N1/34 |
代理公司: | 四川和创智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350 | 代理人: | 李永生 |
地址: | 61009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波 检测 石油 含水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石油含水量检测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检测装置,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方的上端盖,所述箱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腔和检测腔,设置在过滤腔中的过滤组件,设置在检测腔中的微波检测组件,所述微波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传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动力连接的升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微波发射器和微波接受器;设置在箱体一侧并与箱体内部连通设置的石油进排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石油含水量检测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过滤腔和检测腔,通过过滤组件对石油在过滤腔进行过滤处理,并消除气泡,结合微波检测组件,提高对石油的含水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石油含水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资源,但是石油在开采过程中就需要用到取样装置,但是现有的取样装置大多都过程复杂且不易操作,并且采样后的石油需要进行含水量检测原油含水率是石油化工行业一个重要参数,检测原油含水率的原油开采中被普遍关注的问题,若原油含水率检测不准,将直接影响油井及油层动态分析,破坏点脱水器重电场,降低脱水效果,给原油集输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用微波测量物质中的含水量,通常都采用透射波法。使微波穿过被测样品到达接收器进行检测,随着样品中含水量不同,透射波的相位和强度也就不同。因此,通过测量透射波的相应和强度,就可以测得样品中的含水量。测量表明在含水量变化的较小范围内,透射波的强度随着含水量的增多而单调地减弱,在此条件下,用透射波法是可行的但是,在含水量变化的较大范围内,透射波的强度不是单调地随含水量增多而减弱,而是在减弱的总趋势中又周期性地时强时弱,这是由于反射波的千扰所致。当微波从空气人射到油样,并从油样透射到空气时,在油样前后两个界面上都要发生射,微波在油样中传播时还会被吸收。
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石油中的杂质和气泡会严重的影响检测的效果,影响实际的石油品质,由此同时,由于石油中的含水情况必然不会均匀的呈现,在不同的检测油面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由此,其检测的数据也不是精准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微波检测的石油含水量检测装置,通过在箱体中设置过滤腔和检测腔,通过过滤组件对石油在过滤腔进行过滤处理,并消除气泡,结合微波检测组件,提高对石油的含水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这样的实现的,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方的上端盖,所述箱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过滤腔和检测腔,设置在过滤腔中的过滤组件,设置在检测腔中的微波检测组件,所述微波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传动组件,与传动组件动力连接的升降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的微波发射器和微波接受器;设置在箱体一侧并与箱体内部连通设置的石油进排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箱体中设置过滤腔和检测腔,并在过滤腔中设置过滤组件对被检测的石油进行初步的离心过滤处理,从而减少石头的杂质,便于对石油进行更精准的含水量的测试;与此同时,由于在检测腔中设置微波检测组件,微波检测组件在箱体底部的传动组件和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实现在检测腔高度方向上的平移,由此实现对检测腔中被检测石油不同液面的含水量检测,由此,对不同高度上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被检测石油更加精准的含水量测试。
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过滤腔中依次设置离心腔和除泡腔,并在离心腔和除泡腔之间设置过滤网进行分隔设置,提供了离心分离的腔体,实现很好的杂质分离,与此同时经过离心分离后的石头具有较高的气泡含量,通过在除泡腔的流通,减少其气泡的含量,提高后续的检测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离心电机对进料管进行转动控制,即实现对进料管底部固定设置的离心桶进行转动控制,又能实现对石油的往离心桶中进行输送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博越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博越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451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