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引射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46948.9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贾秋红;王磊;李梦晓;刘德满;周雨农;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新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9 | 分类号: | H01M8/04089;F04F5/44;F04F5/24;F04F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智慧之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4 | 代理人: | 余洪;高彬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璧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冷型 燃料电池 阳极 氢气 循环 引射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引射器装置,包括氢气供气器、引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引射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两端分别与氢气供气器和燃料电池的阳极进气口连接;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向气液分离器单向导通的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引射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引射器之间连接有向引射器的进气口单向导通的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外界连通。上述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排出水的同时排出较多的氢气,造成氢气利用率低以及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引射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目前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燃料电池能将燃料中的化学能不经燃烧转化为电能,转化效率高,排放污染小,氢燃料电池依靠氢气和氧气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生产的产物为水,所以运用的范围很广。
在燃料电池中,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由于其附属装置少,结构紧凑,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小功率用电器、便携式电源和备用电源等场合。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包括:双极板、膜电极、气体扩散层、集流板、端板等。系统辅件设备包括供氢风扇、电池阀、控制器等。目前大多数空冷电堆氢气管路较为简单,为简化系统,阳极气体输入与氢气瓶减压阀相连,阳极气体出口直接采用电磁阀控制阳极出口周期性开关,实现间歇性排水(避免水淹),同时排出部分氢气,这将引起氢气的利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引射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排出水的同时排出较多的氢气,造成氢气利用率低以及浪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冷型燃料电池阳极氢气循环引射器装置,包括氢气供气器、引射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引射器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两端分别与氢气供气器和燃料电池的阳极进气口连接;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出气口与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向气液分离器单向导通的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引射器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引射器之间连接有向引射器的进气口单向导通的所述第二单向阀;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所述氢气供气器与引射器之间连接有减压阀。
进一步,所述引射器与燃料电池之间连接有压力表。
进一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连接有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引射器包括进气接头、一次喷射流组件、主腔体、二次回流组件和出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氢气供气器连接,所述一次喷射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进气接头与主腔体连接;所述一次喷射流组件用于增大氢气的流速和减小氢气的压力;所述二次回流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主腔体和气液分离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腔体内设有吸入腔、混合管和扩散管;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与吸入腔和扩散管连接;所述吸入腔与一次喷射流组件连接,所述扩散管与出气接头连接。
进一步,所述吸入腔与一次喷射流组件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一次喷射流组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扩散管与出气接头连接的一侧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出气接头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氢气供气器与引射器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引射器与燃料电池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燃料电池与气液分离器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引射器的二次回流组件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通过第五管道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所述主腔体内还设有第三螺纹孔,所述二次回流组件与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新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未经重庆创新燃料电池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46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测头吸盘阻抗力调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喷雾干燥塔用塔顶骨架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