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1301.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53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磊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255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自毁 安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外套筒、复合芯杆和内芯杆,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所述复合芯杆,所述复合芯杆的头端设有无残留胶塞,所述复合芯杆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复合芯杆的轴线设置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复合芯杆设置,所述内芯杆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内芯杆与所述复合芯杆之间通过卡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注射针安全脱离人体后推动内芯杆与注射针的针座充分接触,内芯杆刺穿无残留胶塞,推掉注射针完成无残留胶塞和注射针的自毁。从根本上避免了二次使用的可能性,而且药物利用率高,无药物残留,方便医护人员将使用完的注射器毁掉并进行下一步的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
背景技术
由针刺伤暴露和引发的血源性感染潜在风险日趋严重,针刺伤成为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目前大量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结构简单,旨在一人一支用后即弃,因其用后依然完好,为注射器的再次重复使用创造了条件,一次性使用产品多次使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国内外重复使用引起疾病传染传播的情况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通过注射针安全脱离人体后推动内芯杆与注射针的针座充分接触,内芯杆刺穿无残留胶塞,推掉注射针完成无残留胶塞和注射针的自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自毁式安全注射器,包括外套筒、复合芯杆和内芯杆,所述外套筒的内部设有所述复合芯杆,所述复合芯杆的头端设有无残留胶塞,所述复合芯杆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复合芯杆的轴线设置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复合芯杆设置,所述内芯杆插接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内芯杆与所述复合芯杆之间通过卡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芯杆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孔,所述内芯杆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配合的凸片。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芯杆或所述内芯杆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凸片与所述内芯杆一体成型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外套筒的头端设有柱形连接头,所述柱形连接头上连接有针头。
进一步地,所述无残留胶塞包括胶塞本体以及与所述胶塞本体一体成型的凸起柱,所述凸起柱的外径与所述柱形连接头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芯杆的头端设有连接凸缘,所述胶塞本体的尾端设有卡槽,所述凸缘卡接连接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芯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复合芯杆的长度,所述内芯杆的外径不大于所述柱形连接头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针头设有针座,所述针头通过所述针座与所述柱形连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针座上还设有安全护套,所述安全护套与所述针座卡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注射针安全脱离人体后推动内芯杆与注射针的针座充分接触,内芯杆刺穿无残留胶塞,推掉注射针完成无残留胶塞和注射针的自毁。从根本上避免了二次使用的可能性,而且药物利用率高,无药物残留,方便医护人员将使用完的注射器毁掉并进行下一步的回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外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复合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磊,未经王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13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结构安全监测用检测装置
- 下一篇:手镯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