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扭缆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3790.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33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东协合镇赉第一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80/60 | 分类号: | F03D80/60;H02G3/0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刘冉 |
地址: | 1373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电扭缆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扭缆散热装置,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该风电扭缆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散热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和安装箱,安装箱位于定位架的右侧,定位架上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电缆本体,套筒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该风电扭缆散热装置,可有效的防止电缆之间相互贴合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扭缆的散热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电缆本体在运行时的温度,并且延长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和使用,便于将该散热装置固定在套筒上,保证了扭缆的散热,有效减轻散热风机输出端的承受的作用力,延长散热风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扭缆的散热效率,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电扭缆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的电缆在风力发电机转动的过程中,由于风力发电机的偏移而导致若干电缆相互纠缠在一起,对于电缆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电缆的扭缆现象,而传统的风电扭缆散热装置在使用中存在散热效果差,稳定性差并且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导致风电扭缆散热装置的实用效果差,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风电扭缆散热装置,能够解决散热效果差,稳定性差并且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扭缆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散热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和安装箱,安装箱位于定位架的右侧,定位架上设置有套筒,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电缆本体,套筒的外壁开设有散热孔;
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套筒上;
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安装箱上,固定机构包括制动组件和固定组件,制动组件与固定组件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机、散热筒和分隔板,散热风机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散热筒设置于套筒的内部,分隔板的一端与散热筒的外壁固定连接且分隔板的数量为六组,分隔板的另一端与套筒的内壁固定,散热筒上开设有通孔口,散热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套筒的内部并与散热筒的内部相通,电缆本体的数量为五组且呈圆形分布在相邻两组分隔板形成的腔体空间的内部,可有效的防止电缆之间相互贴合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扭缆的散热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电缆本体在运行时的温度,并且延长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杆、绳子缠绕架、牵引绳和吊环,转动杆转动安装于安装箱的内部,绳子缠绕架套设于转动杆的外壁且绳子缠绕架的数量为两组,牵引绳缠绕固定与绳子缠绕架的外壁,安装箱的顶部开设有开口,吊环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吊环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前后设置,牵引绳的一端穿过安装箱上的开口有设置安装箱的一侧并固定安装有挂钩,钩挂与吊环相扣接,制动组件包括螺纹杆、制动片和第一转动把手,螺纹杆转动安装于安装箱的顶部,制动片转动安装于螺纹杆的底端,制动片的底部为转动杆的外壁为相接触设置,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把手,便于将该散热装置固定在套筒上,保证了扭缆的散热,有效减轻散热风机输出端的承受的作用力,延长散热风机的使用寿命,保证扭缆的散热效率,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缓冲海绵,缓冲海绵的顶部与牵引绳为相接触设置,延长套筒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定位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海绵,定位海绵的顶部与套筒的外壁为相接触设置,便于对定位海绵进行减震和定位。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箱的前侧外表面并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把手,便于收紧牵引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风电扭缆散热装置,通过通过散热风机、散热筒和分隔板的配合使用,可有效的防止电缆之间相互贴合影响散热效果的问题,大大增加了扭缆的散热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电缆本体在运行时的温度,并且延长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便于推广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东协合镇赉第一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未经蒙东协合镇赉第一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器密闭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活性炭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