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4421.0 | 申请日: | 2021-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4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祥兰 |
主分类号: | F24F7/04 | 分类号: | F24F7/04;F24F7/003;F24F8/10;F24F13/28;F24F1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建筑 可调 屋内 通风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包括流通体,流通体至少包括进气体,进气体包括进气管,进气管开设有进气仓,进气管连接有运气管,运气管开设有运气仓,运气管连接有出气体,出气体包括调量体,调量体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连接有调节体,调节体包括风量板,风量板设置有转动轴,转动槽连接有调向体,调向体设置有调节盘,调节盘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连接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调节空气进风量并维持不变,并且可调节风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通过利用室外自然风对室内通风环境进行调节代替室内通风器的方式可节约资源,然而现有的通风机构在遇到恶劣强风天气时由于无法调节室外空气的进风量会导致室内的气流紊乱,因此需要一种可调节的通风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包括流通体,所述流通体至少包括进气体,所述进气体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L”型结构,所述进气管内开设有进气仓,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运气管,所述运气管开设有运气仓,所述运气仓与所述进气仓相连通,所述运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出气体,所述出气体包括与所述运气管相连通的调量体,所述调量体内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连接有调节体,所述调节体包括风量板,所述风量板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转动槽内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另一端连接有调向体,所述调向体底部设置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内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连接有导流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顶部连接有引气体,所述引气体底部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进气管顶部相连接,所述引气体内开设有引气槽,所述引气槽为环形结构凹槽,所述引气槽底部与所述进气仓相连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管中部开设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设置有拦截网。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出管顶部一端设置有跷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底部设置有阻风板,所述阻风板与所述风量板的夹角为90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风板开设有配量槽,所述配量槽内放置有多个配量块。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盘内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连接环位于所述调节槽内与所述调节槽转动连接,所述导流板两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连接环内表面相应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轴位于所述旋转槽内与所述旋转槽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中,通过设置有跷板可避免空气流直接进入排出管内,从而确保有足够的风量进入运气管内,通过设置有拦截网可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拦截,从而提高通风质量。
2、该绿色建筑用可调屋内通风机构中,通过设置有阻风板便于确保通风量的不变,通过改变配量块的重量从而改变通风量,通过设置有转动连接的调节槽、连接环以及旋转槽、旋转轴便于调节气流的吹出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流通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流通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出气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调量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祥兰,未经陈祥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4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强咬紧力的钢结构节点构件
- 下一篇:一种稳定性高的三维打印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