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4917.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32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纤博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1/18 | 分类号: | F26B11/18;F26B23/06;F26B25/00;F26B25/08;F26B25/12;F26B2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余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烘干箱、电机连接壳、连接杆和滑槽,所述烘干箱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壳与支撑腿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壳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与一号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二号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连接外管固定连接。通过一号连接板带动面料本体转动,使面料本体表面的气流流动起来,可以对面料本体进行快速烘干,同时打开二号电机带动一号扇叶转动,将烘干箱内产生的水蒸汽进行排出,同时打开三号电机带动二号扇叶转动,对烘干箱内进行排气,加快对面料本体的烘干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是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按织造方法分,有纬编针织面料和经编针织面料两类。纬编针织面料常以低弹涤纶丝或异型涤纶丝、锦纶丝、棉纱、毛纱等为原料,采用平针组织,变化平针组织,罗纹平针组织,双罗纹平针组织、提花组织,毛圈组织等,在各种纬编机上编织而成。
纺织面料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烘干,传统的烘干装置,对面料固定不牢固,不便于尺寸不同的面料进行固定,且传统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面料位置保持不动,不便对面料进行快速烘干。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面料在进行生产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烘干,传统的烘干装置,对面料固定不牢固,不便于尺寸不同的面料进行固定,且传统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面料位置保持不动,不便对面料进行快速烘干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烘干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烘干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烘干箱、电机连接壳、连接杆、滑槽、一号橡胶垫、拉杆、二号弹簧和一号弹簧,所述烘干箱与支撑腿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连接壳与支撑腿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壳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与一号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一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二号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连接外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内管与U型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一号橡胶垫与U型卡槽固定连接,且一号橡胶垫与面料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面料本体与二号橡胶垫固定连接,所述拉杆与夹板固定连接,且拉杆与二号橡胶垫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弹簧与夹板固定连接,且二号弹簧与U 型卡槽固定连接,所述一号弹簧与拉杆固定连接,且一号弹簧与U型卡槽固定连接;
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热管、通风管、二号电机和通风罩,所述电热管与烘干箱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与一号连接板转动连接,且通风管与烘干箱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电机与通风管固定连接,且二号电机与一号扇叶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罩与通风管固定连接,且通风罩与三号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三号电机与二号扇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均匀分布在烘干箱底部表面,所述烘干箱表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把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连接板表面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二号连接板底部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对称分布在二号连接板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分别设置在一号电机和二号连接板表面,所述滑块表面设置有一号固定旋钮,所述一号固定旋钮与滑块螺纹连接,且一号固定旋钮贯穿滑块表面与滑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外管表面设置有二号固定旋钮,所述二号固定旋钮与连接外管螺纹连接,且二号固定旋钮贯穿连接外管表面与连接内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U型卡槽滑动连接,所述夹板表面设置有多个二号弹簧,所述二号弹簧均匀分布在夹板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箱内部设置有多个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均匀分布在烘干箱内部表面。
通过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通过固定机构对纺织面料进行快速固定,通过烘干机构对纺织面料进行快速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纤博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纤博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4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