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8014.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5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丁碧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碧丹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A61F5/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卧床 患者 腰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部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其包括防护板和设置在防护板两侧的撑座,另外防护板的顶部设有束带,所述防护板为向下突出的“V”形结构,撑座的外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撑座以及撑座与防护板之间均通过设置的弹性连接组件进行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束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并且“V”形结构的防护板会对患者起到一个包裹作用,患者需要侧翻身时,防护板向侧翻身的一侧倾斜,以便于患者进行侧翻身,而且侧翻的过程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对固定座和滑座滑动进行支撑,避免防护板出现大幅度翻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部防护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然而面对这类患者,常常需要卧床治疗,可是长期卧床因患者躺姿的原因很容易对腰部造成损伤,一般都是通过束带对患者腰部进行固定,但这样患者在侧翻身时非常困难,有时候患者强行侧翻身还会对腰部进一步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患者在侧翻身时非常困难,有时候患者强行侧翻身还会对腰部进一步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和设置在防护板两侧的撑座,另外防护板的顶部设有束带,所述防护板为向下突出的“V”形结构,撑座的外侧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撑座以及撑座与防护板之间均通过设置的弹性连接组件进行弹性连接,具体的:
弹性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伸缩侧滑动连接有滑座,固定座和滑座外部均固定连接有压盘,两个压盘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位于撑座外侧的滑座与支撑块固定连接,位于撑座与防护板之间的固定座与撑座转动连接,滑座与防护板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的两侧壁开设有滑槽,滑座的两侧设有滑轴,滑轴与滑槽活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板的两侧设有定位板,且滑槽延伸至定位板的内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束带设置有两个,其外端与定位板端部设置的连接耳固定连接,两个束带之间卡接配合,形成可拆卸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轴的外部转动连接有滚环,滚环与滑槽滚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块的外侧向内凹陷,形成一个贴合柱形杆的弧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心内科护理用卧床患者的腰部防护装置中,通过束带对患者进行固定,并且“V”形结构的防护板会对患者起到一个包裹作用,患者需要侧翻身时,防护板向侧翻身的一侧倾斜,以便于患者进行侧翻身,而且侧翻的过程中弹簧产生的弹力作用对固定座和滑座滑动进行支撑,避免防护板出现大幅度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滑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碧丹,未经丁碧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80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制品生产用具有限位结构的收卷设备
- 下一篇:导条开齿收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