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富集龈下菌斑取样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59545.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9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杨珩;闫福华;李厚轩;吕晶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徐彪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集 龈下菌斑 取样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富集龈下菌斑取样工具,包括取样体、牵引线和固位标签,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取样体相连,另一端与固位标签相连;所述取样体包括支撑内芯和取样棉,所述取样棉采用聚酯海绵,支撑内芯为塑料片,取样棉包裹在支撑内芯上,支撑内芯的一端伸出取样棉的外侧并与牵引线相连。本实用新型可置于龈下的菌斑取样工具,便于临床样本采集及科研活动开展。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操作工具,操作便捷,有效避免污染;因采样海绵完全置于龈下,所收集的样本量更大,便于满足后续检测需要;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牙位的取样,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富集龈下菌斑取样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龈下菌斑取样方法有刮匙法和吸附法。
1)刮匙法:通常用无菌的牙周刮治器伸入牙周袋内,刮取袋内的龈下菌斑,放入无菌收集管中。缺点:(1)牙周刮治器工作头较大且锐利,常常会导致患者的不适感及疼痛。(2)刮治器是通过消毒后重复使用,临床操作时不够方便。(3)容易造成局部牙龈出血、污染等问题。(4)主要是通过机械性刮取菌斑,一般获得附着性龈下菌斑,菌斑量收集量少;有可能不足以进行后续检测。
2)吸附法:吸附法通常为滤纸法/吸潮纸尖法。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无菌镊子将吸潮纸尖或剪裁后的滤纸条(2*10mm)沿牙面插入牙周袋内遇阻力停置30s取出,放入无菌收集管中。缺点:(1)需要事先进行滤纸条及纸尖的剪裁及灭菌,操作繁琐。(2)需要用镊子夹持纸尖或滤纸条,容易滑落及造成污染。(3)滤纸及吸潮纸尖遇水后容易变软,不能在龈下进行移动,通常只能原位吸附。(4)为了避免唾液等口内其余液体的污染,收集时患者需处于张口,并保持隔湿的状态。因此,所收集的时间较短,通常为30s,收集到的菌斑量较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富集龈下菌斑取样工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自富集龈下菌斑取样工具,包括取样体、牵引线和固位标签,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取样体相连,另一端与固位标签相连;
所述取样体包括支撑内芯和取样棉,所述取样棉采用聚酯海绵,支撑内芯为塑料片,取样棉包裹在支撑内芯上,支撑内芯的一端伸出取样棉的外侧并与牵引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内芯和取样棉均为椭圆片结构,支撑内芯的一端面为圆弧面,与所述圆弧面相对的一侧面伸出取样棉外。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内芯中伸出取样棉的一侧端设有通孔,牵引线扣设于通孔内,在通孔的内侧端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置于取样棉内。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棉中与支撑内芯上圆弧面同一侧的外壁面为圆弧面结构,取样棉末端圆弧面与取样棉上下端面通过斜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棉的面积为2-3.5mm2,取样棉的厚度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固位标签上设有用于标识的数字标记。
本实用新型可置于龈下的菌斑取样工具,便于临床样本采集及科研活动开展。其优点有:
1)一次性操作工具,操作便捷,有效避免污染;
2)因采样海绵完全置于龈下,可减少口内其他体液的干扰,置于龈下时间可延长,所收集的样本量更大,便于满足后续检测需要;
3)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牙位的取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取样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市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59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房建施工用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爬架电梯敞口位置的封闭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