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煮两用茶漏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7508.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7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运增 |
主分类号: | A47G19/16 | 分类号: | A47G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东方至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85 | 代理人: | 霍金虎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沧***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煮两 用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漏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煮两用茶漏,其将茶叶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再将煮茶漏放入至茶壶等煮茶器皿中,通过加热,使煮茶器皿中的水温升高,同时通过煮茶漏上的多组通槽,使热水流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对煮茶漏内的茶叶进行煮制,之后进行蒸茶时,将蒸茶漏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使引流管的顶端伸入至空心圆球支撑架中,并通过扁形圆球支撑件托住蒸茶漏的底端,对蒸茶漏进行限位,再将茶叶放入至蒸茶漏的内部,通过加热,使蒸汽通过引流管上的多组通槽和空心圆球支撑架上的多组透气孔进入至蒸茶漏的内部,使茶叶均匀受热,完成蒸茶,从而提高茶漏的实用性;包括煮茶漏、引流管、蒸茶漏和空心圆球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漏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煮两用茶漏。
背景技术
茶斗又称茶漏,汉族茶艺的主要茶具之一,常用在小壶冲泡乌龙茶时,放置于壶口,便于置放茶叶,以免茶叶外泄。现有茶漏结构比较简单,导致功能比较单一,较难进行蒸茶,而现有的煮茶漏为方便对蒸茶漏固定,腰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支撑面,使得煮茶漏内部死角较多,影响清洗,导致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茶漏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茶叶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再将煮茶漏放入至茶壶等煮茶器皿中,通过加热,使煮茶器皿中的水温升高,同时通过煮茶漏上的多组通槽,使热水流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对煮茶漏内的茶叶进行煮制,之后进行蒸茶时,将蒸茶漏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使引流管的顶端伸入至空心圆球支撑架中,并通过扁形圆球支撑件托住蒸茶漏的底端,对蒸茶漏进行限位,再将茶叶放入至蒸茶漏的内部,通过加热,使蒸汽通过引流管上的多组通槽和空心圆球支撑架上的多组透气孔进入至蒸茶漏的内部,使茶叶均匀受热,完成蒸茶,从而提高茶漏的实用性的蒸煮两用茶漏。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两用茶漏,包括煮茶漏、引流管、蒸茶漏和空心圆球支撑架,煮茶漏的底端设置有预留口,煮茶漏的顶端设置有支撑面,引流管的底端与煮茶漏的预留口的顶端相连接,并且引流管的中部设置有扁形圆球支撑件,蒸茶漏的底端设置有排气口,空心圆球支撑架的底端与蒸茶漏的排气口的顶端相连接,并且空心圆球支撑架上设置有多组透气孔,煮茶漏和蒸茶漏的底部均设置有多组通槽。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两用茶漏,所述煮茶漏、引流管、蒸茶漏和空心圆球支撑架均由透明玻璃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两用茶漏,所述支撑面的直径大于煮茶漏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蒸煮两用茶漏,所述煮茶漏的底端向上凸起,并且凸起为圆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茶叶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再将煮茶漏放入至茶壶等煮茶器皿中,通过加热,使煮茶器皿中的水温升高,同时通过煮茶漏上的多组通槽,使热水流入至煮茶漏的内部,对煮茶漏内的茶叶进行煮制,之后进行蒸茶时,将蒸茶漏放入至煮茶漏的内部,使引流管的顶端伸入至空心圆球支撑架中,并通过扁形圆球支撑件托住蒸茶漏的底端,对蒸茶漏进行限位,再将茶叶放入至蒸茶漏的内部,通过加热,使蒸汽通过引流管上的多组通槽和空心圆球支撑架上的多组透气孔进入至蒸茶漏的内部,使茶叶均匀受热,完成蒸茶,从而提高茶漏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煮茶漏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煮茶漏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蒸茶漏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蒸茶漏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运增,未经张运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7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精度方管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管道内冷水单向流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