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9077.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14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斌;翁南怡;高华;陈航;井洪涛;李松;熊亮;宋勇;张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5/04 | 分类号: | G09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麻五灰 工艺 演示 模型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属于建筑模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柱体,所述柱体的表面设置有一麻五灰演示面。本申请的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通过柱体上的演示面将一麻五灰工艺进行展示,使人能够直观地了解到一麻五灰作业过程中的各个工序,方便在教学和展示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模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
背景技术
地仗,又称油灰地仗,是一种传统的古建筑施工工艺。由于古建筑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木结构,为了对其进行保护,防止虫害和雨水侵蚀等对木结构造成破坏,在木结构表面进行地仗施工,形成木结构的保护层以及油漆的基层。地仗做法一般采用砖面灰、血料以及麻、布等材料包裹,根据工序的不同分为一布四灰、一麻五灰、一麻一布六灰,甚至二麻六灰和二麻二布七灰等做法,其中一麻五灰是重点木结构中的常用做法。
现有的古建筑木结构做好地仗层并涂刷油漆后,油漆将地仗层覆盖,无法看到地仗层,不方便进行地仗工艺的教学、演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地展示地仗工艺做法,本申请提供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麻五灰地仗工艺演示模型,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柱体,所述柱体的表面设置有一麻五灰演示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一麻五灰的各个工序由柱体上的演示面进行展示,使人能够直观地了解一麻五灰的施工工艺,便于在教学和展示中使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开设有座孔,所述柱体的底端固定有插入座孔的第一插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榫卯结构将柱体与座体进行连接,安装方便。
优选的,所述柱体为圆柱状,所述柱体径向两侧固定有沿柱体轴向对称的边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演示模型的美观度。
优选的,所述边柱与柱体相对的面为与柱体紧贴的第二弧面,所述柱体与第二弧面相对的位置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二弧面上固定有插入槽口的榫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柱体和边柱的组装。
优选的,所述边柱的底端与底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底座对边柱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边柱与座体之间固定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面与边柱相对,所述边柱的底端固定有向下伸出的第二插头,所述支撑部的顶面开设有容纳第二插头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可实现边柱与支撑部的快速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体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支撑部与座体的侧面相对的面为与座体紧贴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座体的侧面上开设有容纳连接块的对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支撑部与座体的稳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部的上部延伸到座体上方并与柱体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支撑部将柱体夹紧,提高柱体与底座的连接强度,同时提高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演示面延伸到边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演示面在边柱和柱体上均设置,增大展示面积,边柱和柱体在外观上能够形成整体。
优选的,所述演示面包括从下到上的撕缝下竹钉段、汁油浆段、捉缝灰段、通灰段、使麻段、磨麻段、压麻灰段、中灰段、细灰段、磨细灰段以及钻生桐油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9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