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69315.X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光军;李光华;梁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襄车铁达缸套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马君胜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套 水压试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包括底座、支撑筒以及密封圈,所述支撑筒包括依次套接的底筒、中筒以及顶筒,所述底筒与底座相连,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顶筒上下运动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密封圈、所述中筒的外壁以及气缸套的内孔壁可形成密封腔,所述中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有高压水泵。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支撑筒、两个密封圈、驱动机构,可使密封圈受挤压而顶出、不受挤压而恢复自然状态,从而使气缸套套设在支撑筒以及从支撑筒取下时密封圈不与气缸套内孔壁相抵而易于套取,且套取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从而不会造成密封圈磨损,从而使密封圈更为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气缸套与气缸盖、活塞共同组成了柴油机密封的燃烧室,气缸套作为重要的密封件之一,要求气缸套要有很好的密封性能。气缸套的密性性能对保持燃烧室内较高的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若内孔有气孔或者疏松,会造成燃烧室压力泄露而影响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另外,气缸套外部是冷却水,若水通过气孔或疏松渗透入燃烧室内,也会影响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因此在柴油机工作前要保证气缸套的密封性能,为降低生产成本及技术实施的难易程度,通常要在装机前进行密封性能检测,即在气缸套加工完毕后进行水压试验。
中国专利“大缸径气缸套水压试验装置”(公告号:CN 110057510 A)及中国专利“柴油机气缸套水压试验工装”(公告号:CN 208921374 U)公开的水压试验装置均设置有密封圈,气缸套与密封圈相抵而形成密封腔,之后向密封腔内注水,此种结构解决了单纯对气缸套两端封堵之后向气缸套内孔注水这种方法所存在的注水及回水时间长、使用水多的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密封性,气缸套与密封圈需紧密相抵,而密封圈一般设置在套筒上,如此将气缸套套在套筒上或塞入套筒内的操作由于受较大的摩擦力而较为费力,且长期使用后密封圈易受磨损造成气缸套与密封圈密封性下降而失去检测性能,因此存在操作费力、不耐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旨在解决操作费力、不耐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气缸套水压试验设备,包括底座、支撑筒以及密封圈,所述支撑筒包括依次套接的底筒、中筒以及顶筒,所述底筒与底座相连,两个所述密封圈分别套设于所述底筒与所述中筒的套接处、所述中筒与所述顶筒的套接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顶筒上下运动以使两个所述密封圈受挤压而顶出的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密封圈、所述中筒的外壁以及气缸套的内孔壁可形成密封腔,所述中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有高压水泵。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待检测的气缸套套设在支撑筒上,气缸套的底部置于底座上,之后开启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顶筒向下运动,则此时两个密封圈受挤压顶出而与气缸筒的内孔壁相抵,此时两个密封圈、中筒的外壁以及气缸套的内孔壁可形成密封腔时,之后,开启高压水泵,高压水流由进水管进入密封腔后,密封腔内注满水后高压水流由出水管流出,此时堵住出水管,继续往密封腔内注水至密封腔内水压达到预设的压力后,关闭高压水泵,进入保压阶段,在此阶段,观测高压水泵的压力表的读数,若读数稳定不变,则说明气缸套不存在气孔或输送,若读数变小,则说明气缸套漏水;检测完毕后,驱动机构驱动顶筒向上运动,则此时两个密封圈不受挤压而恢复自然状态,此时密封圈则不与气缸套的内孔壁相抵,气缸套可轻易取出。其中,设置了包括依次套接的底筒、中筒和顶筒的支撑筒、两个密封圈、驱动机构,可使密封圈受挤压而顶出、不受挤压而恢复自然状态,从而使气缸套套设在支撑筒以及从支撑筒取下时密封圈不与气缸套内孔壁相抵而易于套取,且套取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摩擦力从而不会造成密封圈磨损,从而使密封圈更为耐用。
应当理解的是,出水管的堵住方法、高压水泵上的压力表等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襄车铁达缸套铸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襄车铁达缸套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69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在田地移动的粮食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铸字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