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0664.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0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妍;董杰锋;梁德乐;潘国威;黄展聪;詹梓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浩鹏 |
地址: | 5280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微生物 复合 水体 生态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自上而下包括浮床、生物床和沉床,浮床设有通光孔和用于种植挺水植物的种植孔,浮床的下方连接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下端连接有用于种植沉水植物的沉床,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吸收、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的污染物;生物床由骨架和培养载体组成,生物床连接在安装架中,培养载体上培养有人工添加的光合细菌、聚磷菌、硝化细菌所形成的生物膜,生物床位于上下两层水生植物之间,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对水体进行立体式净化。除此之外,生物床设有避让于通光孔的避让孔,能够为生物床上的部分微生物以及沉床上的沉水植物提供阳光,以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可持续地对水体进行生物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也越来越多。这些废水和污水进入水体后,使得水体内总氮、总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繁殖,致使水中生物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从而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目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物理法:如污水分流或改道、换水/稀释、底泥疏浚、过滤除藻、黏土除藻、气浮除藻、曝气增氧等,一方面工程量巨大、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容易使水体环境面临二次污染的风险;(2)化学法:如投放各类药剂或臭氧来进行除藻,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治理不彻底、成本高的问题;(3)生物-生态法:如放养控藻型动物、构建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被等,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生态浮床是一项新型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高分子材料或者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作为载体,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污染、恢复生态、改善景观等多重功效。现有的生态浮床一般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人为将挺水植物种植在富营养化的水体表面,通过根系吸收、吸附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目前,现有的生态浮床其结构简单,且功能较为单一,虽然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但若水体氮磷含量过高的话,仅依靠水生植物是很难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为了进一步研究植物-微生物组合技术带来的效果,突显微生物对脱氮除磷净化效果的优势,提高治理效果,有必要对现有的生态浮床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包括:
浮床,其设有通光孔,所述浮床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水面上;
安装架,其连接在所述浮床的下方,所述安装架内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床,所述生物床设有避让于所述通光孔的避让孔;
沉床,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沉床位于所述生物床的下方,所述沉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水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浮床和沉床,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吸收、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的污染物,且在这两层水生植物之间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床,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对水体进行立体式净化,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除此之外,所述通光孔和所述避让孔的设置,能够为所述生物床上的部分微生物以及所述沉床上的沉水植物提供阳光,以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可持续地对水体进行生物净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物床包括骨架和培养载体,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培养载体设于所述骨架。在所述培养载体上均匀撒下光合细菌、聚磷菌、硝化细菌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使得所述生物床能够形成优质的脱氮除磷微生物菌落,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可以附着在所述培养载体上,以形成种类丰富的生物层,与此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作为水生植物的营养成分,以此促进良好的生态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0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抽屉式散热的电力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工装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