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菌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1518.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6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仲;魏荧;陈文水;汪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郎(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25 | 分类号: | D03D15/225;D03D15/283;D03D15/47;D03D13/00;D03D1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设施纺织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面料,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纬纱包括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氨纶包芯纱;根据设计风格需求,纬纱可搭配竹涤竹节纱或维纶。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制得的面料结合了丝和麻的优点,具有丝的丝滑触感和光泽,同时具备了麻天然生物抑菌功能,天丝的加入也进一步提升了面料的光泽和手感,而涤纶中和了丝麻粘胶和天丝的柔软性,提升面料的挺括感;面料适用于衬衣类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高效抗菌服饰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置的银离子抗菌面料,采用纺丝级抗菌技术把抗菌剂直接做到化学纤维里面;另一种是后处理技术即通过面料后续定型工艺加进去。后处理的工艺相对简单成本容易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控制,是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种。
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在日常生活中,人体渗出的汗液于织物上又形成潮湿的环境,益于细菌的滋长,从而产生异味,引起尴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抗菌面料,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菌面料,由经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纬纱包括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氨纶包芯纱。
进一步的,面料由经纬纱以平纹组织织造。
进一步的,经纱中的天丝为A100天丝。
进一步的,面料组织结构为平纹,纬纱中还包括竹涤竹节纱,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氨纶包芯纱与竹涤竹节纱按照(1-3):进行排列。
进一步的,面料组织结构为平纹,纬纱中还包括维纶纱,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氨纶包芯纱与维纶纱按(10-20):1排列。
进一步的,经纬纱中的,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的纺纱方式为赛络纺。
通过本方案所制得的面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丝麻粘胶是将蚕丝蛋白提取物与麻浆共混注入到粘胶纺丝液中,经纺丝而成,其结合了丝和麻的优点,具有丝的丝滑触感和光泽,同时具备了麻天然生物抑菌功能;同时天丝的加入也进一步提升了面料的光泽和手感;而涤纶中和了丝麻粘胶和天丝的柔软性,提升面料的挺括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纱和纬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经纱1由丝麻粘胶11、天丝12、涤纶13混纺而成,经纱2由丝麻粘胶21、天丝22、涤纶23混纺包氨纶24而成。
如图2所示;一种抗菌面料,由经纱和纬纱采用平纹组织织造而成,其中经纱1为50S的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纺纱方式采用紧赛纺,捻度控制在950-1050T/m;纬纱包括纬纱2和纬纱3,其中纬纱2为50S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包40D氨纶包芯纱,纬纱3为50s竹涤竹节纱;纬纱2和纬纱3的排列比为1:1。
进一步的,经纱1和纬纱2中丝麻粘胶/天丝/涤纶三者的混比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郎(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利郎(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15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