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5314.6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66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史亚国;戴智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安(常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B08B1/00;B08B5/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孙盼盼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板 除尘 设备 集尘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涉及木质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级吸尘组件、二级吸尘组件和除尘机,所述一级吸尘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木板上方的一级引风器,所述二级吸尘组件包括有二级引风器和喷吹结构,所述二级吸尘组件靠近木板除尘设备的出口位置设置,所述木板除尘设备内设置有用于对木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刮落的毛刷辊,所述一级吸尘组件用于与毛刷辊配合实现木板表面灰尘的吸收,所述二级吸尘组件用于对木板表面的残留灰尘进行二次吸收,所述一级引风器和二级引风器均通过管道与除尘机的进风口相连通。本申请具有充分对灰尘进行去除收集的效果,有效提高除尘效率和除尘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木质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木质板材的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板材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如在木质板材表面进行贴膜工序时,为了让PVC膜能够平整的贴附在木质板材的表面,就需要预先对木质板材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工作。或是在木质板材生产出成品时,对木质板材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以提高最终成品的出品质量。
相关技术中,在对木质板材的表面进行灰尘清理时,一般采用人工或是半人工的方式来进行清理工作,在清理时,一般会采用毛刷将木质板材表面的灰尘刮落,并在负压环境中对木质板材表面的灰尘进行收集,灰尘的收集一般通过外连除尘机来实现,以减少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木板除尘设备的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间,而除尘机主要依靠进风管对木板除尘设备的灰尘进行收集,进风管相对较小的进风面积与木板较大的表面积相比,往往会导致灰尘收集不完全的问题,从而影响除尘效率和除尘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木板除尘设备灰尘收集不完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木板除尘设备的集尘系统,包括一级吸尘组件、二级吸尘组件和除尘机,所述一级吸尘组件包括有设置在木板上方的一级引风器,所述二级吸尘组件包括有二级引风器和喷吹结构,所述二级吸尘组件靠近木板除尘设备的出口位置设置,所述木板除尘设备内设置有用于对木板表面的灰尘进行刮落的毛刷辊,所述一级吸尘组件用于与毛刷辊配合实现木板表面灰尘的吸收,所述二级吸尘组件用于对木板表面的残留灰尘进行二次吸收,所述一级引风器和二级引风器均通过管道与除尘机的进风口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板在经过木板除尘设备内部时,毛刷辊对木板表面的灰尘以及毛刺等刮去,并将其发散至木板除尘设备的内部空间中,由毛刷辊作用所产生的灰尘主要由一级引风器进行吸收并于除尘机中进行收集。而一级吸尘组件在吸尘后,仍然会有小部分的灰尘未被完全收集,并附着在木板表面,故在木板除尘设备的出口位置设置二级吸尘组件,通过喷吹结构对木板表面进行喷吹以使得灰尘被扬起,随后再通过二级引风器将灰尘吸收至除尘机中。通过两次的吸尘,使得木板表面的灰尘得以被充分的吸收,从而有效提高木板的除尘质量和除尘效率。
优选的,所述一级引风器包括有内部中空且相互连通的缓冲部和引风部,所述缓冲部设置在引风部的上方,所述缓冲部通过管道与除尘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引风部靠近缓冲部的一端向远离缓冲部的一端逐渐收缩,所述缓冲部和引风部整体均沿毛刷辊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引风部远离缓冲部的一端靠近毛刷辊表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风部的末端逐渐收缩,在除尘机风力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引风部末端的空气流速,从而对空间中的灰尘起到产生更大的吸力作用,从而使得一级引风器能够对灰尘的吸收更加充分。缓冲部和引风部均沿毛刷辊的方向延伸,可以有效增大引风部末端与毛刷辊之间的作用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灰尘的收集充分程度。
优选的,所述引风部远离毛刷辊的一端延伸至毛刷辊的侧面的边沿位置,所述引风部靠近毛刷辊的侧面设置有引风口,所述引风口朝向毛刷辊的表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安(常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德安(常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5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